庄户里的佃农,就是王府里的下人小厮,又非黄花大闺女的她们,嫁过去也不会得到任何尊重,相反还得起早贪黑干粗活。她们虽然早已不受宠,如情又善妒,把李骁吃得死死的,但如情这个当家主母还不算刻薄,仍是好吃好用地供着她们,与其嫁到外头去受那风霜雨雪的苦楚,还不如在王府里卑微地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只要她们安份,相信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了。而外边的世界,哪是她们能够呆的?听王府的粗吏丫头说,外头三餐不济的人大有人在,她们才不会过那种有了上顿没了下顿的日子。
如情望着唯一没有弯下腰的荷二姨娘,问:“你呢?荷二姨娘?”
荷二姨娘望着如情,这个女子,只比自己大上一岁,以前在方府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是那么的谨慎低调,人前总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在下人面前也是略带着讨好。这样的软弱又无靠山的主母,又是庶出的身份,又是高嫁,想必嫁到王府后肯定会举步维艰,原想着按所有出嫁闺女那样,嫁入夫家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都会从陪嫁丫头里挑几个姿色上乘的开了脸给姑爷做妾。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没有料到,以前地闺阁时期战战兢兢的小姑娘嫁入王府后却变得精明又厉害,害得她费尽心机才弄个了姨娘的份位。她也曾沾沾自喜过,但也没有高兴太久,因为李骁从来没有碰过她,连她的院子都没有踏足过,她也想尽了办法,却被其他姨娘嘲笑,紧接着就会被一些管事婆子媳妇们挤兑欺负,她绝望了,做了王府的姨娘足足有两年了,却一直守着活寡,李骁不拿正眼瞧她,如情只把她当作普通的姨娘,以往的陪嫁情份似乎从来没有过。而如情身边的丫头连正眼都不瞧自己一下。
荷二姨娘失望了,她不应该肖想姨娘位置了,当初随同如情一道陪嫁过来的丫头中,混得最差的品兰也让如情作主嫁给了王府的一名侍卫。如今两口子还挺恩爱的。每当梳着妇人髻的品兰从她跟前走过,她都恨不得去抓花她的脸。
她真的真的走眼了,这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方府庶出姑娘,看着和和气气,实则手腕高明,翻手为雨,覆手为云。她更知道自己真的错了,如情不再是以往那个被下人欺负了都不敢声张的小小庶女,如今的她,是靖王府的当家主母,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轻易把她拧死的堂堂靖王妃。
荷二姨娘绝望地对如情深深地磕下头去,因为绝望,以至于声音都显得冷清,“王妃仁慈,奴婢愿终生侍候在王妃跟前。”
不是不知道继续呆在王府,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可是,荷二姨娘没有别的出路了。
她的娘老子因为她是王府姨娘的关系,如今已在方府的庄子里混了个管事的差事。如果她不再是王府的姨娘,那么她娘老子也会受到牵累,更会连累她那还未出阁的妹妹。
如情看她一眼,没有任何考虑就同意了。对于这位荷二姨娘,她是什么想法都没了。
……
太皇太后看着体弱多病,太医以为至多拖个三五个月,可偏偏硬是拖到足足两年多才殁去。这两年来,京里的格局又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前才冒出来的新贵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又没落了,如今又新冒出了几家新贵。如今京城的权贵们仍要数泽云侯府,庆昌侯府两家为最。紧接着就是新冒出的方家,清贵派仍要数何家,张家,左家,而随着前大学古左居正逝世后,左家已渐渐退出清贵派的圈子,反倒是方家,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因太皇太后殁,方老太君今年并未大办寿宴,但方家近亲仍是前来拜贺。
已三十二岁的如真,这些年当家主母已当得顺手,举止越发稳妥,风韵绝佳,如今育有两子一女的她,身材略有些发福,却是珠圆玉润的富态。
已育有一子的如美,则褪去了尖酸与青涩,变得圆滑世故起来。
方知礼今年准备外放,任江浙地区总督兼巡抚,为期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