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凑近了身子,悄悄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紫月那冰冷的正轻轻打着颤的手。
被康嫔的手握住以后,紫月感受到一股暖意从康嫔的手里一直传递过来。紫月眼里含着些许的感激,转过头盯着康嫔欲言又止。
康嫔轻轻点了点头,也不再言语,就这样执着紫月的手昂起头步入了坤宁宫的大门。
入了那颇庄严的宫门,迎面便是一排看起来尚年幼的宫女,整齐地冲着紫月和康嫔弯腰行礼,嘴里还整齐地念着:“康嫔娘娘安,庄嫔娘娘安。”
回想起前番被那般漠视,再望见面前请安的小宫女们,紫月倒渐渐地不再那么激动了,心里却有一种感慨万千的感觉。
走到大门前,又是一排整齐的宫女,齐齐弯腰请安。
紫月已然有了些许习惯了的感觉,昂起头跟着康嫔缓缓地端庄走过请安的宫女面前。
“这可是新得宠册封的庄嫔?”
身后忽然飘来一阵声音。初入耳听起来很是好听,犹如银铃般清脆;只是在那活波的劲头后面,却似乎还有些许泼辣味道,以及没有刻意隐藏的轻视味道。
紫月回转身,身后却是站着三位国色天香的女子,年纪与自己相仿又或者稍张一些。最后面的一位穿着一身粉色的锦缎织的华美袄裙,脸稍微有些圆,眼睛很大,可爱的模样间又似乎藏着些愚钝的味道;粉衣女子前方的是一位穿着黄色袄裙的女子,看起来甚是清瘦单薄,似乎一阵强风过境亦能吹得倒她,加上轻颦的柳叶眉和微微抿起的小嘴,略带着一丝苦相却又恰到好处地惹人怜爱;最前面的正是那发话的女子,着一身红色的蜀锦织的华贵服饰,佩戴了诸多的宝石,显得甚是贵气。只是那微微立起的剑眉,长在这美丽的女子脸上,虽不显得突兀,却微微露出了些许凶相。
康嫔轻轻放开了牵着紫月的手,恭敬地闪身到一旁让出道路,然后埋着头不苟言笑地请安起来:“请达定妃安,请李淑妃安,请贡妃安。”
来者原来是三位妃子。虽然康嫔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她恭敬的态度已然说明了一切。紫月有些忙不迭地也跟着闪到一旁,学着康嫔的模样请起安来。
那红衣女子便是达定妃,她却正眼也不瞧一眼一旁的康嫔,眼里带着些轻蔑的表情,嘴角却已然含笑,冷冷地注视着紫月:“去了时雨斋,竟也能被册封,看来真是好福气的人呢。今后就是姐妹了,倒也用不着这般拘谨。”
这两句话,听起来是如此的冷。
最后面粉衣女子便是贡妃,她听着达定妃这番说话,忙不迭地走上前来就想去搀扶起正在行礼的紫月,嘴里还嬉笑着说:“既是姐妹了,自然不必这般客气了……”她身旁的李淑妃慌忙轻轻拉住她,轻轻摇头示意。
达定妃也不回头,只是眼角轻轻地往后斜视,那冷冷的表情让贡妃瞬间就不敢再动,愣在了当场。
达定妃又转回眼神,冷冷地盯着紫月,不紧不慢地说:“果然是有福气的人呢。你看咱们贡妃娘娘这不是就急着降下身份去认这新姐妹了么?”当念道“降下”这两个字的时候,达定妃用了极重的音。
在一旁的贡妃吓得满脸惶恐,低声嘀咕着:“哪里会……哪里会……”
达定妃于是也不再理会众人,昂起头眼睛冷冷地斜视着上方,从紫月与康嫔的身边缓缓的走了过去。走过紫月的身边的时候,虽然不再盯紫月一眼,嘴角却发出了一声极其轻蔑的嗤笑声。
身后的李淑妃和贡妃于是也不再理会紫月与康嫔,慌忙地跟了上去。
待三人进了殿里,康嫔才在紫月的身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地说道:“瞧见了吧?”
紫月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摇了摇头说:“也就是傲气些吧……”
“远不止如此呢……”康嫔在紫月身旁低声说:“因为皇上作为这大明的开国上君,征战沙场多年……皇后本就心慈,自住进这紫禁城以后,就一心吃斋念佛,想要多做善事去化解那些过往种下的沉重的因果。所以,这后廷虽然做主的是皇后娘娘,但是皇后娘娘却几乎不过问这后宫之事,倒是这达定妃几乎就成了这后廷的掌握着大权的主儿了……”
紫月张嘴想说什么,康嫔轻轻地低声打断:“有什么话,还是回去再说的好。既然三位娘娘都已经进去了,我们也还是快些进去吧。”
于是也不再多话,康嫔便携着紫月进了大殿。
这大殿里却修筑得不如宫殿外观那般大气庄严,器具十有**都是檀木所制,看起来甚是雅致,且飘着淡淡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