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确实是玉儿没有听到,因为周围的猜拳勒令声一浪高过一浪,而余小二那看似铿锵有力的声音只不过象是一只蚊子的声音罢了——因为,人在难为情的情况下总以为自己使出了多大的劲儿,实质上那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余小二所处的这种状况,所以他几乎是用鼻子亨出了那两个字,玉儿怎么能够听到呢?!但是处在余小二的角度,他想:玉儿怎么能没听到呢?!既然玉儿分明听到了,那她为什么要去洗手间?难道她要脚踩西瓜皮不成?呵呵,玉儿怎么会呢?然而她怎么又不会呢?而在这会与不会的问题,余小二终究没有确切的事实与证据来进行论证,但感觉告诉他玉儿是不会的。既然感觉告诉她玉儿不是那样的人,那么她只有等待玉儿上完洗手间回来。
正文 第62章 救命稻草
更新时间:2010-11-7 6:26:09 本章字数:2622
然而,余小二等玉儿回来要做什么?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余小二要出的下策,即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他只能抓住玉儿这根救命稻草了。所以他鼓足了勇气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时,却在关键的关头出现了岔子——不过,这不算是什么岔子,因为玉儿不是他感觉中的那种人,所以他权可静下心来等会儿罢了。然而,就在他左等右等直等得眼睛发酸时,却依然不见玉儿的身影。难道玉儿真的……哪,哪,哪该怎么办?他又眼巴巴地瞅着玉儿去洗手间的方向,然而结果却与他在人群中搜寻熟人的身影雷同。哧的一声,刚才腰板还挺得笔直的余小二,瞬间象被抽去了脊椎骨式的瘫软了。余小二蜷曲在椅子里,面无表情,目光呆滞……但怎可以坐以待毙?于是,他又强打起精神来,再一轮地开始搜寻着——然而,这一次的搜寻却比上一次的包含有更多的内容,因为他始终抱有一种能够侥幸看到熟人和不相信玉儿是那种人的心理,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更为现实的是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观察周围环境方面了。他何以要观察环境?因为他对前两种稻草此时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他相信“绳从细处断”的道理,而此时自己所处的境地正是如此。所以,他现在要完全靠自己,靠自己什么?既然结不起帐买不单——那就逃!不过,对于逃,余小二并不陌生,虽然在“‘浪记’铁匠铺”他曾周密的算计过,在野外菜地里放倒两棵白菜后成功地逃脱过——从谋划到实施,可谓他都有相关的经验。所以,他现在再次进行谋划如何逃,那真可算是有些驾轻就熟了。
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后,余小二得出了结论,从他右手的方向一跃蹿出去那是最佳捷径,因为一步就可以蹿上马路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然后左拐右拐的拐上几个弯,这样不但能够逃脱,说不定他左拐右拐的会晃倒那个一只绿头苍蝇问他要二百五的夜市摊老板——最好跌个狗吃屎,那才是罪有应得。当然,顺便跌掉两颗门牙——那才是最好的结局。看他以后还“吃人”不?!不过,这事情往往没有完美的。余小二这最佳逃跑路线亦如此,因为在马路边横亘着一辆自行车,所以他还必须绕过去——这样肯定会费时。当然他是不能冲着自行车而去,那样肯定会绊倒自己——这样的话,不但有可能会自己摔伤,而且也给夜市摊老板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来捉拿自己……余小二充分考虑着这其间的得失与利弊,所以当他看到那辆自行车时,暗骂道:是哪个缺德的把自行车放在哪儿?真是没有一点社会公德?!
余小二骂着那个没有社会公德的人的同时,摇了摇头——他觉得这最佳捷径有些不可靠。突然,他一激灵:对啊,最好现在附近能够出现一个什么乱子,比如打架之类,这样的话人们都一窝蜂式地去看热闹,自己不可以趋乱溜之大吉矣——这样自己便会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全身而退。至于这一点,余小二是深信不疑,因为没有不喜欢凑热闹的人——这是民族固有之本性。然而,这乱子会如何出现?在什么地方出现?这可是不得而知的。所以余小二现在是眼巴巴的瞅着乱子的随时出现……但他突然又意识到了什么,便脱下自己的外套,把它一本正经地搭在椅背上,于是又若如其事地欣赏着城市特有的夜景……
如你所知,余小二并不是在欣赏什么城市特有的夜景,而是在等待“乱子”的出现。然而,他何以要慎重其事地将衣服搭在椅背上?那是一种心理暗示:给老板制造他没有任何想逃的假象。
当然,只要能全身而退,任他夜市摊老板跑断双腿去寻去……何况他怎么寻?人山人海的。谁都知道:咱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要在这人山人海中去寻找象他这样的没有三头六臂没有红鼻子绿眼睛的人,那何止是大海捞针,纯粹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