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刘焉、刘表,这就是当先天下最大的三个刘氏诸侯。皆有一州之所,若是有心,就是连四世三公的袁家都是无法比拟。
就算袁家四世三公,又如何比坐拥大汉四百年的刘家更有底蕴?
当然,卫涛却是知道,拥有光武刘秀之才的的确是有一人,刘备。
可惜,刘备出身太低,而且这一世也不知道是不是卫涛影响,刘备竟然没有主政平原,而是一直在公孙瓒手下效力。
不过即便如此,数次大战下来,刘备三人也是得了不小的名声,让世人所闻。
当然这名声最多也就是在幽州流传,所以周瑜不知也是正常。
“公瑾所言有理,不知公瑾言此却为何意?”
卫涛默然一阵,终于是缓缓问道。
“敢问兄长欲要如何对汉室?是如董卓权倾朝野?还是如霍光扶持大汉江山?亦或者是取而代之……”
说到最后哪怕四下无人,周瑜的声音也是不由得一低。
单单只是这话本身,已经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之言,甚至以此论罪也是可以。
“我之志向你也是知。”
沉默了一阵之后,卫涛才是缓缓开口。
“民为贵、君为轻。我只愿非是为了一家一姓,只是为了这大汉百姓,不再受异族侵扰,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至于其他,恐怕就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听得卫涛此言,周瑜面色上却是带上一抹笑容。
“此次十九路诸侯围攻董卓,若败,则各个诸侯各归其地,到时候力弱者则为力强者所吞,所以这一次也是有消耗其他诸侯之举。”
这一次孙坚大败不是太过隐秘的事情,周瑜所言隐隐指向此事。
“若胜,则可进逼洛阳,以护卫天子之名以夺权,纵然未必可如董卓一般将天子操弄于手中,但此等擎天保驾之功,也可让其受封一地,权倾一时。”
“公瑾,若是有话便请明言,你我之间何必是如此?”
卫涛摇摇头,周瑜这样云山雾里的说话,一时之间都是让卫涛有些难以明白。
“若要北驱鞑虏则要得冀州。冀州富庶,得之自可粮草不绝,再得幽、并之一,以募兵员,方是可与鞑虏一战,而后再是广纳人才,精兵良将,谋士战臣,方可实现兄之夙愿矣!”
周瑜微微一笑,终于是将自己所言揭开。
“冀州韩馥胆性怯懦,庸碌之辈不足为患,但冀州乃袁家根基之一,本初已据渤海有兵数万,麾下更有颜良、文丑为将,郭图、许攸为谋,若要掌冀州,难矣!”
卫涛所言乃是如今袁绍明面上摆出来的实力,以袁氏的底蕴,为袁绍隐藏掉一部分实力也是容易之极。
“更何况如今袁绍为盟主得天下之望,若统冀州,恐怕更是天下人之望也。”
这都是现实,倒不是卫涛没有信心与袁绍相争。
“愿为兄长谋也。”
周瑜向着卫涛一拜,自也一笑而答。
“兄长南征北战素有声名,每战皆是在前,此为勇也;能用火,烧得黄巾军没,能行谋,乌桓也是中伏,此为智也。兄长实乃大智大勇之人。至于那袁绍,领军征黑山,使将前行而不临阵,可见色厉胆薄,一得表面人心,即偃旗息鼓,见小利而不知大义,如何是与兄长相争锋?”
“原来公瑾也在冀州。”
卫涛不由得微微一笑,周瑜所言便是冀州之事,能够知道如此详细,恐怕对于冀州前后战事,周瑜都是有所了解。
“本想前去直接投靠兄长,见得兄长属下精锐,便是暂时放弃。”
周瑜洒然一笑,毫不掩饰地说道。
“兄长有此良将,岂逊色于那颜良文丑哉?”
“哈哈……文远乃将才,果非那颜良文丑可比也。”
卫涛也是一笑,不过卫涛也是明白,这些事其实也就是虚的,真正实际的就是如今袁绍兵强马壮,还需小心应付。
随即,卫涛就是将众将招来,当面将周瑜介绍,以谋臣之礼而待之。
得了周瑜之后,卫涛本来偷关不果的郁闷全都是消散,不过还是将董卓已经带人至虎牢关的消息通传了出去。
不得不说如今的董卓能够以一人之力抵挡十九诸侯,的确有让人惊惧的实力。
闻听到董卓真的到来,哪怕是袁绍、曹操的脸色也是为之微微一变。
“子羽,可有虚言乎?”
袁绍身为一盟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