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安下心来,出得考场,将一众举子的卷子全都收了起来。sangbook.com
果然,所有参与考试的举子一律感觉莫名其妙,一时间骚乱伴着嘘声四起。
“喂,收我的卷子干什么?”
“搞什么搞,出什么事了?”
“不要收我的卷子,我还没答完呢……”
若不是举子们都在号房内蹲着,只怕出来撸袖子动手的也大有人在。监考官们的喝斥弹压虽然起到了一定效果,可是很多考生不平不愤的表情被朱常络一一收在眼底。
“各位举子,因为考题泄露,这次收卷重考,实在是情非得已,相信在场各位不少人手中都有一份那样的小抄吧……”朱常洛沿着号房边走边说,澄清如水的目光在一众举子脸上扫过,有不少人心怀鬼胎的低下了头。
“三更灯火五更鸡,寒窗苦读十年,谁不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说到这里朱常络话声一寒,“对于朝廷来说,三年一次选才择器,是何等的重要之事,若让一些宵小之辈混水摸鱼侥幸成功,将来害的必是一方百姓,动的是我大明基石!”
“今日重考,只为公平二字!”朱常洛提起一口气,声音渐高,“一考跃龙门,若无公平二字,试问你们可心甘?今天重考势在必行,若还有疑议者,今年也就不必考了!”这几句话说的嘎嘣乱脆,不容反驳。
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讲话获得场举子中大多数人的支持,其中一句话更是打中了所有人的心坎,若真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试,高中者脸上末必有光,不中者心中必然不平。
读书人都是有风骨的,不要脸的毕竟是少数。
沉默片刻后,号房内哄然响起一片叫好声,有些激动的举子甚至鼓起掌来,有少数人虽然不服,但被现场这正气所压,也就灰溜溜的偃旗息鼓了。
熊廷弼远远看着挥斥方遒的朱常洛,心中佩服的无以复加,隐隐更有一种自傲,只有这种英名之主才配得上他熊廷弼生死追随。
考试终于在一个时辰后重新进行,王家屏出题,顾宪成、朱常洛和三十六个监考官现场画押做证,将底题封存。王家屏是主考,坐压全场不得轻离,便由顾宪成带着底题还有王家屏的一封奏折,入宫面见万历,当面陈情。
考试开始后朱常洛也不得再逗留考场,便和顾宪成一块出来。看着上轿要走的顾宪成,朱常洛压在心里的一句话脱口而出。
“顾大人,常洛一看到你就觉得好眼熟,以后我们多走动亲近才好。”
从听到顾宪成这个名字开始,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一直让朱常洛很纠结,好象隔着一层窗户纸,朦朦胧胧的就差一指头。
“下官微末之辈,能入得了殿下的法眼,是顾叔时的荣兴。”顾宪时心中一动,放下撩起的轿帘,“下官人微言轻,有句话想进于殿下,只是难免唐突,若蒙殿下不罪,下官才敢说。”
“顾大人太客气了,有话请直说。”
“好,”顾宪成毫不掩饰对朱常洛的欣赏,“依下官一点愚见,此时殿下身处风雨飘摇之间,智者当要明哲保身,安分通达为上;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依下官看人生不过弹指,能得逍遥时且逍遥,何必自惹烦恼?”
朱常洛眼眉一皱,这位顾大人几句话不多,可是这意思……似乎信息量很大的说……“顾大人志向高远,见解独到,常洛佩服。敢问顾大人平生志向为何?”
朱常洛神色细微变化没有逃过顾宪成的眼底,很明显对方是听懂了自已的意思,这个半大少年再次让他生出了极深的忌惮,小小年纪便能做到宠辱不惊,老练至此,这个对手诚然可畏可惧。
“顾某一生,不求高官厚禄,不想闻名显达,此生求一红颜知已,得清风明月相伴,回故乡办一书院,每日读书讲学,闲时吟风弄月,余愿足矣!”
书院?书院!朱常洛眼前忽然一亮,“先生祖籍可是江苏无锡?”
“嗯?殿下如何知道下官老家?”这个变故连老谋深算的顾宪成都有点蒙。
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大名如雷,如何不知?朱常洛压下心中惊骇,深深的看了顾宪成一眼,“凑巧一猜罢了,大人还要进宫面圣,常洛不敢多加担搁,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完一拱手,拉着叶赫带着小福子扬长而去。
目送朱常洛离开,上轿后的顾宪成不由的叹了口气,若是自已保的皇三子能有皇长子一星半点的本事,自已这一番苦心也算没有白废,可惜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