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分章完结阅读185

分章完结阅读185

驷马归。199txt.com”

观音山主寨,正开着一场盛大的接风酒宴。山岛上地文武官员、商会脑、以及赵瑜带来的将领校尉,连同一直留在岛上生活地乡中长老,济济百多人欢聚一堂,恭贺赵瑜归乡。由于赵瑜的身份碍事,不便找妓女祝酒,衢山总督陆贾便亲自出马,为赵瑜高歌一曲。

一曲歌罢,赵瑜把手中:酒杯一丢,用筷子指着陆贾哈哈大笑:“这是吴越王衣锦归乡歌,你小子倒改了两个字来送我!”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当年吴越王钱得志,便把家乡钱塘县改为衣锦军。后来钱富贵回乡,便仿着汉高祖的大风歌,当着一众乡亲的面唱起了这衣锦归乡歌。不过这歌太过文雅,钱的乡人无人能听懂,弄出了一片冷场。

究竟是老于世故,一见场面不对,便立刻改用杭州土话唱起了民谣:“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听着钱唱出了熟悉的曲调,吴越王的乡亲们才一起跟着唱了起来。

不过如今的东海,先承大的百年文治,后经赵瑜普及教育,不论民间还是军中,下里巴人的曲调早已不受欢迎。附庸风雅也好,心念古风也,反正越是古雅的音乐反而在东海传唱得越广。平日的宴会中,周邦彦的时新小调甚至比不上国和小雅出现的机率。就像衢山监镇李元紧跟在陆贾之后唱的这一: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如茨。有,以作六师……”

李元身宽体胖,外形并不讨好。但高广的体型,却让他成为了一名极出色的男高音。悠长的古调从胸腔迸出来,浑厚亮。千百年前周王在洛水会诸侯、阅六师时,诸侯们唱给周王的颂歌,在他的演绎中,声震内外,直冲云霄。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有。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赵瑜跟着曲调,打着节拍,李元的歌喉的确可算得上歌王一级。诗经三百,能从三百零五古诗中,挑出这么一算应景的,他也是有才学了。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跟着李元,殿中的众人一起哼唱着。天子万岁,受天下供养,自当保护子民家邦。如今天下大乱,赵畏敌如虎,直欲逃窜,保不住家室邦国的,还能称为天子吗?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赵瑜也在唱着,能保住大宋天下的,舍我而其谁?

歌声悠悠,往复循环。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第三十三章 故乡(下)

宣和七年十二月六日月

巨大的桨叶拍击着海面,桨轮不断旋转,五艘车船在舟山外海上风驰电掣。b5.com船头向着东面,在赵瑜手上的望远镜中,三座高出海面二三十丈的小岛,渐渐从海平面下升起。那是浪港山,他这一世的故乡。

今次随赵瑜抵达山的,除了两个营共计五千人的近卫军,还有大半个参谋部和小半个政事堂,除了陈正汇和赵文两位重臣以外,大部分东海臣僚都跟着赵瑜一起行动。在未来的一年里,东海国的中心是山,而台湾则仅仅是后勤基地,并为赵瑜的军队提供足够的合格兵员。为了把东海国为数一半的中枢机构都安顿下来,整整用了半个月时间,直到今日,赵瑜才抽出空来到老家瞧一瞧、看一看。

浪港,其实也名浪岗。由三座主要岛屿组成,远离舟山群岛。周围海域浪高水深,渔谚说这里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故此而得名。这三座小岛,与其说是岛,不如说是三座略大一点的礁石。最大的中岛,长仅一里半,宽不过半里。三座岛上除了一丛丛艾草,就只有坚硬的花岗石作为土产,没有土地,更不可能耕种,荒僻得只有蛇鼠才能生存。而当年浪港寨的几百号人,便是瑟缩在此处,在汪洋大海中,如同野狗寻食捡漏一般地劫掠着过往的船只。

不过也正是由于浪港寨的生活是在太过辛苦,浪港海匪才会人人拼命。有着这一群永远处在饥寒交迫中的手下,赵瑜的父亲赵橹当年才能依仗三五十条板打下如许大的名头。而日后能攻下山,为赵瑜的崛起开辟出一片合适地土地,也正是因为浪港山岛的贫瘠。

“当年日子那才苦,逢年过节都没件新衣服。孤穿的衣服都是大哥的旧衣裳改的,而孤穿不下的就交给三弟再穿……”看到浪港山,陈年往事一桩桩地浮现在赵瑜的心头,旧年时的清苦对比起如今地富贵,恍若隔世。

“那是比衢山苦多了。”陆贾附和着。他是山土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