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上大宋的。听说南朝道君皇帝地后宫中尽是沉鱼落雁的佳丽,那些帝姬更是个个绝色,想到这里,宗望心头一片火热,呼吸都粗重了少许。
回到大营中,母打个招呼便带着抢来的女子去自已营帐中快活去了。宗望也回到自己的大帐中。在两名汉女的服侍下,脱去盔甲,一身轻松的宗望半靠在软榻上,计算着如今的局势。
今次南下攻宋,比起对付辽人还要顺利许多,远远出乎宗望一开始的预计。当初的计划虽然明里说着要打进东京汴梁,但实际上,宗望只准备攻到黄河边,逼宋人割让河北河东就打道回府。只是有了东海新闻上的地图指引,又有了郭药师这个几年来多次去过东京、深悉大宋内情的识途老马,他才最终决定冒险渡过黄河。
而宋人的表现,也证明了他的决定
错。在黄河南岸布防的宋军还未接战就一哄而散,河的五天五夜里,也没有一支宋军来干扰。一直攻到东京城下,那个叫何灌、在黄河边逃跑的宋军将领,才被强逼着返身作战,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虽说东京城防严密,一时难以攻克,但宗望还有一招杀手锏,只要再等几日,就足以让他昂首走进汴梁城。所以这几天,他一边使人试探性地进攻,一边对南朝新皇帝派来的和谈使节狮子大开口,要南朝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并输款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还要派亲王出来做人质。不过,这只是宗望无聊时的一点游戏,耍个乐子罢了。等他打进东京,想要什么都有,不需要与人讨价还价。
同时宗翰那边听说进展的也十分顺利,在火药的帮助下攻克太原城的消息宗望已经收到。太原是南朝河东核心所在,太原陷落,宗翰就能全师南下,按计划进逼洛阳。如果没有什么变乱的话,宗翰的西路军应该就在这几日便能攻下大宋的西京,将从关中来援的南朝西军,一起堵在潼关地另一边。
据完颜宗望所知,南朝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都是凑数的,没有什么战力。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军、西军以及京营,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地任何一部。
现下河北禁军在他的打击下全军溃散,要么散入乡间,要么龟缩在河间、中山这些他没攻下的城池中,一两个月内不可能再集合起来。而京营禁军,宗望已经见识过了,比河北军还差,完全不值一提。至于南朝最精锐的西军,党项那里会牵制一部分,剩下的只要宗翰把好关,也成问题。
唯一需要担心地就是东海。不过现在天寒地冻,旅顺和天津的东海军全都无法出动,但宗望总要为日后考虑。今次就算攻下东京,等开春时,他还是要回北方。若是之后宋人和东海合力复仇,大金可就有麻烦了。
想到这里,宗望不由得深深叹息,道君皇帝跑得实在太快了,若是这次能捉到他,将他和东京城的赵家宗室都掳回北地,再立个外姓来做皇帝,天下必然大乱。东海王据说是南朝太祖苗裔,届时他肯定要出兵来复国,不过以东海的兵力,等他收拾好南方,河北河东早就是大金的囊中之物了。
‘如果时局真的如此展开的话,按着大哥的谋划,与东海平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宗望遗憾的想着。但现在道君皇帝不知道逃到南面地哪个地方去了。有他在南方坐镇,南朝的天下乱不了。而且东海王据说对道君皇帝一向恭顺,一年四季贡使不绝。如果道君皇帝向他借兵求助,他至少**成可能会答应下来,那对大金将会是个很大的麻烦。
宗望抬头盯着帐顶,苦思冥想,‘得想个办法让东海与南朝翻脸才行。’使人找来南朝的降臣,他问道:“东京城中可有东海的人?”
……………………
睿思殿中一片愁云惨雾。
御桌之后,当年赵的位置上坐着如今的皇帝。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相貌虽是遗传了赵的端正俊秀,却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锐气,脸青唇白,双眼无神,绯红色袍服下地身体削瘦干枯,毫无气势可言,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望之不似人君’。比他的父亲还要不堪。
赵桓愁眉苦脸着,他并不是有决断地人。刚开始,金人还没围城时,他便犹豫于走与守之间。李纲说要死守东京,否则宗庙难保,赵桓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但等到耿南仲建议他巡幸陕西,赵桓又觉得的确先去陕西避避风头更安全些。李纲、耿南仲争执不下,其余地宰臣也分作守、走两派互相攻讦不已。
当时赵桓是左右为难,李、耿两人一个是助他登基的功臣——当初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