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分章完结阅读213

分章完结阅读213

来天子的雷霆之怒,而天下所有人的命运却取决于九五尊,太子也不可能例外。x45zw.com

‘幸好父皇只是想给我一个教训罢了,并不是嫌弃。’

马车迅快的在道路上疾驶,不过坐在厢壁厚近两寸的车厢中,却是一片寂静,甚至听不到什么声音。寂静中。赵伯铭突然开口,对自己的左膀右臂道:“你们怎么不问今早父皇唤我入宫究竟为了何事?!”

陆游和宁易抬起头,看了看赵伯铭的表情,便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父皇想下诏征集天下英才,编纂一部《皇宋百科全书》!”

“《皇宋百科全书》?!”宁易皱了皱眉头,问道,“是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那样的大典?”

赵伯铭点了点头:“对!就是集合天下所有学科的大通典。”

典籍不是单一的书册。而,对于尊崇以教化、传承为上的儒家,从而稳定皇权的历朝历代来说,任何一次大规模编辑综合经典,都是一项保证天子权柄、象征朝廷文治的巨大工程。

为了彰显朝廷的文治之功,更为了让自己坐上皇位更加名正言顺,赵光义和他的儿子赵恒,都下令编纂炫耀文治的大典集。而另一个世界的后世,明成祖编纂《永乐大典》,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至于满清乾隆时的《四库全书》,更重要的用意还是放在毁禁对统治不利的书籍上。

在大宋初年,赵光义和赵恒的统治期间,一共有四大典籍部书被编纂。有百科全书类的《太平御览》、史学类的《册府元龟》、文学类的《文苑英华》,以及小说传奇类的《太平广记》。

不过洪武朝已经三十年了,虽然因为教育普及的缘故,国中文风浓郁,好学成风。但一部权威性的大典章,却始终没有编纂。有许多士子曾经上书,请求天子下诏。如今赵瑜便趁着六十大寿,准备召集天下各行各业的英才,编写一部《皇宋百科全书》。

“按照父皇的意思,这部《皇宋百科全书》不属于传统的经史子集目录系统。而是融合收集大量科技类的图书。而且并不是编纂出来就算完的,日后还要十五年一修订,一甲子一重修。在皇宋百科全书中,无论文史经典,还是各类科学、创造,同时还有人物。用类似于字典、辞海那样的条目注释,一起编辑起来。”

“这可是项浩大的工程,绝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而且无论谁来主持,都做不到糅合所有人的意见,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才能是一回事,身份地位其实更……”陆游话音突然顿住,盯着赵伯铭,而在他之前,宁易早已将目光钉在赵伯铭脸上。两人一齐难以置信的问道,“难道?……”

“没错。”赵伯铭唇角上翘,“父皇打算让我挂名领衔,作为主编来主持编纂。”

宁易、陆游对视一眼,几乎是喜不自禁。这个任命政治意味很浓。甚至可以与当年懿文太子代替皇帝登坛祭天相提并论。编纂百科全书的工作肯定很是繁重,但可以让赵伯铭趁机避开日后的风波。而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要与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共事,当然也会结下深厚的人脉关系。这可以让赵伯铭了解到大宋现有的各色人才,为他日后登基用人打好足够的铺垫。

虽不能说太子之位已经确定,但赵伯铭的确是想着他梦寐已久的位置,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十二章 白山黑水(完)

大宋洪武三十八年七月十七。w w w。qb 5 .com丙午。【西元1163年8月18日】

吉林,桓州。

位于鸭绿江畔的江甸屯内外,这段时间挂满了白布幡。自一个月前起,僧道忏经的呗诵之声也无一日停歇。在江甸屯做了三十多年屯长的宁老封翁,在六月下旬寿终正寝。

宁老封翁是第一批来到桓州屯垦的汉民,又是地方上的豪绅。他做了三十多年的江甸屯长,原本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军屯,一年年的扩大。在县中的户籍簿,原本只有一个村子的江甸屯,现在已经有十几个相邻数里的村寨组成。近千户人家,都是以宁老封翁马首是瞻。

这些年来,四里八乡,但凡有关红白喜事,都是以能请到宁老封翁为荣。这宁老封翁不但在桓州当地有声威,而且还生了个好儿子。破虏将军宁易,是新晋的陆军副总参谋长。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西征中,为大宋打下了葱岭以西【中亚】的广大土地。

十年以来,在天竺不断征战的几个野战营两年一轮换,已经将天竺半岛交通便利的地域大半征服。但在天竺北方的两个突厥人的王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