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134章 朱秀才婚礼现场

第134章 朱秀才婚礼现场

“走了,出发。”

张拯招呼了李承乾一声,率先出门朝外面走去。

见张拯起身,李承乾也几口喝完了粥,跟在张拯身后朝晋阳宫外走去。

出了晋阳宫大门时,张拯身后已经聚集了一大片乌泱泱的亲卫。

都是听说张拯今天要去与墨家巨子会面,闻风而动想要跟着去凑凑热闹的将士们。

原本守在晋阳宫门前的刘敬,看见张拯和李承乾这架势,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张拯看刘敬的视线朝自己的身后看去,转身一看,见身后跟了这么多人也是被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情况,下意识的朝李承乾看去,李承乾无辜的眨眨眼,一摊手表示和他没关系。

“干什么,都干什么,公子是去谈判不是去打仗,都跟着我干嘛,都找不到事情干了吗,散了,都散了!”

张拯朝将士们呵斥了一句,对陈瑀吩咐道:

“陈瑀,挑两百人跟我走。”

见张拯遣散了人群,刘敬的表情这才好看了一点,朝着张拯一拱手说道:

“张县男,请。”

张拯翻身上马,见众人隐隐将李承乾护在中间,对着刘敬回了一句:“劳烦刘大侠前头带路。”

一行人打马出了晋阳城往北而去,不一会儿,晋阳城高大的城墙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出了晋阳城,便是一望无际的汾河平原,平原上大片的农田荒芜着。

若是放在往年,现在这些农田里应该是一片热闹忙碌的丰收景象。

大唐北方的农作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主食的麦子,另一种则是作为辅粮的糜子。

原本在麦子秋收之后,农户们还要再种一茬糜子才能保证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而现在是十月下旬,本该是糜子收获的季节。

可惜的是,今年旱灾与蝗灾齐至。别说糜子了,就连作为主食的麦子都被蝗虫啃食殆尽,大唐三道颗粒无收。

一望无际的汾河平原上,星星点点的散落着一些小村落。

但是出城将近半个时辰,张拯没有在这些村子里发现活络的气息。

村子里的青壮应该是被官府征发做工去了,做工还能挣点儿口粮。

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蹲在墙根,脸上布满了麻木与死寂。

对此,张拯也只有摇头叹息。

“已经很好了,放在前隋年间,这些老人只有被饿死的命运。”

一旁的刘敬听见张拯叹气,难得的安慰了张拯一句。

他是经历过隋末乱世的人,对于百姓的生活状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大灾之年,大唐还没有饿死百姓,也没有出现多少流民,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要是放在前隋时期,出现了这种大规模的灾荒,早就已经是战火纷飞烽烟四起了。

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张拯所提出来以工代赈之策,确实是利国利民之策。

“张县男,太子殿下,我们快到了。”

刘敬招呼了张拯和李承乾一声,放缓了马速,从官道旁的一条小路转了进去。

小路的尽头,一个不大的村子依稀可见。

这个村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和张拯见过的其他村落一样。

依然看不见青壮,村口的墙根蹲着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些孩子在玩闹嬉戏,就如张拯第一次去到渭南的庄子上一般。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眼前这个村子,比起自家在渭南的庄子上的印刷厂还未开办起来之前还要更加贫穷。

渭南的庄子,穷归穷,起码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件虽然满是补丁,却能蔽体的衣服。

但是这个村子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无论年纪大小,大多都是光着身子,面容上布满了菜色。

只有一些身子已经在发育的女子,才有几块破布遮挡在**处。

杂乱的马蹄声吸引了村子里所有人的注意力。

如此大规模的骑兵队伍进入到村子,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些老人见到打马而来的张拯等人,忍不住缩了一下身子,似乎是回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往事。

直到看见在前方领路的刘敬下马走入了村子,这才用有些惊惧的眼神打量着来人。

见刘敬下马步行,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