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245章 最难辜负美人心

第245章 最难辜负美人心

刺激自然是刺激的,当太子这些年,李承乾很少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更别说像现在这样,撇下所有人偷偷溜出长安。

储君乃是国本,李承乾与张拯此举若是传了出去,必然引得朝野慌乱。

反正张拯笃定自己回去之后不会有什么事情,李承乾肯定是逃不过一顿毒打。

还是那句话,想要追求诗和远方,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李承乾点点头道:“一点点!”

张拯不以为意的说道:“现在木已成舟,后悔也晚了,还是老老实实的跟我去一趟渭南吧。”

张拯对李承乾说完,转头对一旁的李武存说道:“我先睡会儿,到潼关了叫醒我!”

“好!”

李武存应了一声,也靠在船沿上假寐起来。

李武存这一次不跟张拯去岭南。

张拯去岭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而刘方和太原王氏派出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张拯需要一个有一个合适的人去接应他们。

以及安排他们到长安之后的一切后续事物。

所以李武存只跟张拯同行到潼关便会下船,然后在潼关等待着刘方等人。

操舟的亲卫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对渭水都非常的熟悉。

再加上渭河水流平缓,又是顺流而下。

是以哪怕众人是夜间借着月色行船,速度也不慢。

待天色大亮之时,众人便已经出了渭南地界。

若是按照这个速度,不需到晚上,张拯一行人便能到达潼关。

这就是为什么张拯一定要选择走水路的原因。

走陆路,从长安赶到潼关,怎么也要两天才够。

一路上既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停下来休息。

恢复马力与人的体力,又要埋锅造饭,夜间还得搭营。

在路上耽搁的时间都快赶上走路的时间了。

而走水路,则是可以将这些事情全都省去。

在渭河上,乃至运河这一段水路。

很多商船只要不是天气差得实在看不清水面。

但凡月色亮一点,夜间都会继续行船。

而这样的情况,将会在张拯一行人进入大江之后才会改变。

四位操舟的将士互相轮换休息。

白天的速度又比晚上更快上几分,一群人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解决。

随着渭水沿岸初抽嫩芽的的柳树一排排被众人甩到身后。

未至正午时,一群人便已经离开了华阴境内。

……

而今日的正午时分,就是张拯与李承乾一行人离开华阴地界的时候。

随着李世民颁下两道旨意,两个重磅消息也在长安炸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迅速的掩盖了昨日李靖请辞这个消息的热度。

在短短几个时辰之内,成为了整个长安百姓口中的津津乐道的大新闻。

第一件事情是,大唐皇家书院将定于今年春分那一天,正式开学。

而且书院面向整个大唐进行招生,不限年龄,不限家世,不限学识。

但凡能在书院开学之前来到书院的有志学子,只需要来到书院之后进行报名。

然后通过书院出的简单考核,便可进入大唐皇家书院免费就读。

最最最重要的是,食宿全免,学费全免!

只需要通过书院考核,书院就会为学子提供一切日常所需的东西。

包括但不限于笔墨纸砚书籍与行李!

而书院的学子在从书院毕业之后,便可获得天子门生的身份,一举踏入官僚阶层。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长安便沸腾了。

而第二个消息,则是李世民下旨明发天下。

言他遣出了太子李承乾,与渭南县伯张拯。

两人一同前去岭南,一来参谋僚人作乱之事,二来替自己宣慰一下劳苦功高的耿国公冯盎。

如果说前一个消息让长安的百姓沸腾了,那么第二个消息一出,沸腾的就是朝堂。

无数清流言官上书,直言陛下昏聩。

太子乃是储君,国之根本不容有失。

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