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认为,是血魔,他在清明阁里留下痕迹,毫不掩饰自己就是杀人凶手,天下也只有他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杀人。”
“血魔?!”仁祥皇帝冷冷地念着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几年之前,血魔就是江湖上人人畏惧的杀人魔头,他不是被古竞天杀死了吗?
“血魔?他还没有死?又重出江湖了?”明镜无缘的剑眉微微一动,难掩讶异。
“明镜无缘大师,今天所言之事,如若传出去,就用醒觉寺所有人的性命来平息。大师已是醒觉寺主持,追查凶手,将他神之以法的重任,朕就交予你,凭大师之武功,相信自会给朕一个满意的交待。”
“阿弥陀佛,贫僧谨记!”明镜无缘微微致意,平静地回道。
彻明脸上的担忧更甚,醒觉寺,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好!很好!朕回宫了!”仁祥皇帝收起那张白纸,一甩衣袖,带着怒意和隐隐的杀意离去。
醒觉寺一直以来是皓月皇朝预测、祈福国运的国寺,却在这里出现这样一张字,上面所言,句句似利箭,刺进了仁祥皇帝的心里,拔不出,也刺不进,就这样流淌着鲜血,怎能让他不愤怒,不想杀人泄怒。
但是,醒觉寺更不能动,它的兴盛衰败,直接影响着皇朝的兴衰,民心的稳定,朝廷的平静。
就这样,仁祥皇帝带着复杂的心境,离开了。
灵台之上,彻悟大师的骨灰,已经装进瓦罐之中,放进历代住持的法堂贡奉着。
一阵微风拂过,扬起灵台上的灰烬,层层吹散,弥散在广场上空,空气中瞬间布满灰烬的味道。醒觉寺的上方,飘过层层阴云,传来阴沉之感。
连安息之人,亦不能安息么?
天卷阴云,暴雨将至。
“明镜无缘大师,请降罪!是贫僧为本寺带来祸患,愧对先逝的彻悟大师。”彻明大师悔悟地请罪,脸上盈满浓浓的担忧和自疚。
“是祸躲不过,此劫亦是。彻明,那是出自彻悟大师的手笔吗?可我见其字迹,不是他所写。”明镜无缘淡淡地问,眼神祥和,似无忧虑,这也是皇帝相信不是彻悟所写的原因,笔迹不同。
“大师左手书写,兴致所然,故无人知晓。”
“原来如此!看来,预言是真!”明镜无缘的声音里,有了不一样的凝重,抬头看着飘浮在空中的灰烬,怔然出神,让人瞧不出情绪。
……
苍翠静寂的森林中,古木参天,山间无路,一片静谧安祥。在山际的高处,有一处被树木掩盖的溶洞,洞内黑暗幽深,一条湿漉漉的石径,从洞口通往黑暗中,仿佛通往冥间地狱一般,无穷无尽。
幽暗的洞穴深处,传来一阵痛苦的声音,是一个女子痛苦的惨嗥,随着她心胆俱裂的惨叫声起,瞬间无声。
黑暗之中,一双碧绿如鬼魅的眼睛,在黑暗之中,发出慑人的幽光,一只碧绿似枯骨的手,仿佛绿色水晶,发出莹莹绿光,绿水晶之中,丝丝红色的脉胳隐现,里面有红色的液体流动,|qi-shu-wang|手的下方,抓着一个黑影,一动不动地躺着。
渐渐地,黑暗中亮起另一只如冰晶似的枯手,逐渐变得炽亮,诡异阴森,如在幽冥地狱之中。
“够了!”一个冰冷阴邪的声音在洞内响起。
“渐渐失控,越来越不能掌控了。”碧绿的眼睛突然消失,一个冰冷的声音回道,声音饱含痛苦,其中有着一抹异样的快慰,似是满足,亦似是煎熬,黑暗之中,只剩下一冰一碧的枯手,在微微地闪烁。
“彻悟是你杀的吗?”阴邪的声音漠然地响起,没有质问,只是想要知道答案而已。
“哼,这正是我的疑问!”冰冷的声音里,加入了薄怒。
“哦?事情越来越有趣了!”阴冷的声音里加入几丝讶异,一闪而失。
“药已经快养成,破功之时,不远了。”
“哦?”
阴冷的声音又是轻轻地哦一声,不太关心,意味深长地说:“赫日国的五皇子,欲拉扰血魔进入麾下,意下如何?”
“呵呵呵……”
冰珠子似的笑声似是从地狱传出,阴恻恻的,不带丝毫人气,阴森森地说:“让他们送古竞天的女人给我当美食即可。”
洞内的声音渐渐地消失,那双恐怖的手,光亮渐息,恢复成一片死寂,只剩下淡淡的血腥味道漂浮在空气中,死亡的气息盘旋在洞内。
幽冥之洞穴,不应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