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算了!人家赶马车,我赶狗车,有何不可?”
在新鲜又刺激下,他很快砍下树干,像上次滑冰河般切成平底木块,再套上绳索,分别绑在狗肩上,然後留两条以驾驭之用。
一切就绪,他跳上木板,飞刀削断缠在树干绳索,狗群已往山下狂奔。
小邪急叫:“喂!不对啦!往左边!左边--山下是敌人哪!”狗儿未经训练,根本听不懂人话,硬是往山下奔,逼得小没办法掠向前头,死拉活拉,花了将近一个更次,方始改变了狗儿方向,拉过山峰另一头,这才安安稳稳地立在木板上,任由狗儿乱奔,享受一番驾狗车之新鲜滋味。
炮声渐渐消逝,想必已远离战区,天色又近黎明前刻,黑暗非常。在任由狗儿拖拉之下,小邪亦搞不清身在何方。
还好黎明已至,东方破晓映出红光,小邪才辨出方向,照着黑衣女子指示,已驾车驰向东方。
见其驾驭狗车,还摆出一副威风凛凛,宛若天神下凡模样。实让人很容易联想他就是被赐封“发威”之大将军--威风八面,气壮山河,还有千山不绝之狗吠声,这可应验了何者为“狗壮人势”。
小邪频频直笑,心头直叫:“有狗万事足。”见他挥着匕首,似在引军作战,冲杀直吼,热汗猛流,似要发昨日所受之怨气,一路杀到底。
再穿过一座山脚,已是一片较为宽阔草原,不少长茅泛芦花,随风摇曳生姿,好一处北国景像。
小邪将丛丛芦花当作也先部队,挥起匕首,大喝不已:“也先大棵呆!有胆别逃!我斩!我砍!砍断你的头!杀--”
狗车过处,匕首寒光乍闪,一丛丛芦花已被削得满天飞。狗儿似也玩得起兴吠吼更甚,已达咆哮山河,气盖苍穹之势。
蓦地--
小邪背面响起喝声:“在那里!杨小邪在那里--”
一声大喝,千军万马已涌出山径,滚滚涛涛冲了过来。
小邪乍觉,转头一望,霎时闪了眼珠:“我的妈呀!怎麽又追来了?”
二话不说,赶忙策着黑狗,急叫:“快逃!别叫!现在不是发威的时候!是逃命的时候!快把尾巴夹起来!快逃啊--”
狗儿似乎已和小邪混熟,听言之下,已往前方另一座山头狂奔。
然而马匹腿长,狗儿怎能比得上?双方距离愈拉愈近。瓦刺军领首者仍是也先,见状已哈哈大笑:“杨小邪,让你逃得了昨晚,也躲不过今晨!”
小邪仍是一味猛催狗儿,他想不出也先为何会追来?是自己何处留了线索?
边赶边想,终於让他想出结果。
瞪着狗儿抱怨而叫:“妈的!我就知道你们叫得比我还嚣张,你看!终於将敌人引来了吧?”
如雷之狗吠声,倒也是引人注意之原因之一。但小邪却忘了自己那辆没轮子之破“车”,打从也先营区左山头就划下一条长长泥痕,直到现在还在划。难怪也先能及时追来。
小邪一时亦想不了那麽多,赶忙策驭狗群驰入山区,奔向一处隐密山林。第一个动作即是缠住狗嘴巴,以防止其乱叫,然後扛起木板,静悄悄地绕着本是溪流,现已乾涸之溪道往另一头循去。
也先虽追得急,但仍差上百馀丈,等奔入山区,已不见小邪踪迹,顺着泥痕寻至隐密处,让他纳闷的不是小邪失踪,而是一大群狗,怎会没有叫声?
他不得不佩服小邪之神通广大。露以奇异笑容後,他已寻视山头,但觉此山不高亦不宽阔,心头也放心不少,凭着自己军队人数众多,何惧小邪逃逸?
他已下令暗中埋伏四处,尽量退开此山,以便引出小邪,再予逮捕。
数万军队就此隐入四处,不露一丝痕迹。
小邪亦知此山过小,根本不可能藏身,唯一办法就是急速绕过山头,再策狗群逃离。
凭他身手,想自行逃开,虽无十成把握,亦有叁成希望,但他就是舍不得这些狗儿,再加上其心灵从不晓得危险两字,那能轻而易举地就叫他舍狗而去?
更何况此种驾狗而逃之机会并不多,他想创下惊人之举,然後再向他人吹嘘一番。
果然他小心翼翼绕过山区,探出平原,但觉一切宁静,马上摆下木板,轻轻策动狗群往前再奔。
狗群嘴巴已缠上从小邪裤管撕下之布条,已不能乱吠,而其脚掌并未挂上铁蹄,奔驰之间除了木板拖地声之外,直如微风吹帆船,悄然无声。
小邪满意而笑:“果然静多了!早就该如此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