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甚是欣慰,常夸言道以自己徒儿的脾性、才情,倘是男子,便是当朝宰辅也做得,既是女子,便做国母好了。16xiaoshuo.com
唐古铃和查晓飞听了大笑捧腹。
秋庵六、七岁时,与偷跑到紫云峰玩耍的唐古铃、查晓飞相识,三人年纪相若,总角之交、言笑彦彦,相见甚欢,遂义结金兰,唐古铃是大姐,龙秋庵是二姐,查晓飞是小妹。三人回去各自禀明师父,紫云道长和悟因师太都未加阻止。于是三人每日练功完毕就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难舍难分。
后来,紫云请匠人在两山之间的山谷中,用竹木搭了几间小屋,有客厅、书房、卧室,以备三人休息之用。
三人在谷中习文练武、朝夕相处,龙秋庵渐渐发觉自己所学内功竟有些与唐古铃、查晓飞的相似,便回去询问紫云。紫云沉吟良久,告诉龙秋庵悟因师太其实是她师叔,两人之间有些误会,无法相认,并嘱她切记不可告知他人。龙秋庵心存疑问,却不敢告知唐古铃和查晓飞。好在紫云和悟因所学各异,紫云又有意传授与悟因不同的功夫,故两姊妹并未生疑。
龙秋庵十三四岁时,三人在山谷瀑布后隐秘处发现了一处秘道,入口被一块大石封住,上书“轩辕宫”三字。三人合力运功移开巨石,入内探看,沿途另有几处机关,都被龙秋庵一一破解,秘道通至山腹,豁然开朗,拱顶大厅、偏厅,宽阔的卧房,大小数十间,四壁上镶嵌的无数颗硕大的夜明珠照得通亮,雕梁画栋、金箱银柜、檀木桌、白玉椅,奇珍异宝无数,极尽奢华之能事。只大厅中停着两具水晶棺,这轩辕宫竟不知是哪朝王侯的陵墓。
三人各自欣赏喜爱之物,击节赞叹、流连忘返。龙秋庵在书房中发现了四壁及顶的紫檀木书橱,所藏杂书古画,大多竟是从所未见,不禁惊喜异常。三姊妹把玩良久,又四处巡视,在僻静处发现一暗门,门后又是一处宫殿,规模较小,仅有数间石屋,再往里寻到了出口,竟在紫云峰后山山腰草庐附近,人迹罕至,是紫云平日闭关练功之处。这轩辕宫竟是将整个紫云峰的山腹凿空了建成的,浩大的工程,令三人赞叹不已。
缘收爱徒
龙秋庵最喜杂学,于五行八卦、阴阳数术、武功阵法,无所不习,东海“屠龙老人”的绝技尽皆精通,习得越多,越觉趣味无穷,后与唐古铃、查晓飞相约,如在各地发现武功秘籍、数术阵法、医学典籍、百家杂说,乃至武林逸事,凡有莫测高深之功者,若能购得,务必带回轩辕宫。两人初时尚好言相劝,欲重金购买,不过多半不能成事。后来渐觉不耐,或盗或抢,不再拘于手段,
龙秋庵闲来无事,每日安坐轩辕小居,尽研宫中藏书,只觉确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直叹古人所言非虚。
唐古铃、查晓飞却不耐看这些无聊书本,直说龙秋庵读书愈发读傻了。龙秋庵不以为然,捡些实用易学的教与她们,二人也均觉受益非浅。
三人年岁渐长,便显出各自的脾性来。龙秋庵生性恬淡,唐古铃和查晓飞却性格外向,爱热闹,常结伴同游,数日不归。后来愈行愈远,入关、出关如家常便饭,在轩辕小居住不几日便又会再入中原。
龙秋庵将两姐妹带来的各帮派重要人物情况、武林逸事等集结成册,名为《轩辕逸事》,收于宫中,大有不出山尽知天下事之概。
紫云眼见着龙秋庵渐渐大了,却极少下山,不禁暗暗为她的亲事发起愁来。
九年前,龙秋庵下山采买物品,与关浩在白鹫山下小镇的茶社相遇。龙秋庵一眼看中关浩怀中的幼子,出言相求,欲收为徒,十年后交还。
关浩听了觉着好笑,心中暗想以自己堂堂“追风剑”的名号,武林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关大侠”,武功在江湖上也是少逢敌手,倘若让儿子关鸿秋随这小道姑学画符念咒,真要在武林中传为笑谈了。
但他生性随和,便与龙秋庵浅谈了几句,发现这相貌平平的道姑竟通古博今,文章武功无一不精,心中暗暗佩服,不觉生出亲近之意。
关鸿秋却是一直冲着龙秋庵傻笑,伸着小手抓她的剑柄玩耍,关浩惊觉儿子和她或许有些缘份。想到自己携幼子万里江湖找寻公孙离,着实不易,儿子也不得好好衣食、学武,不如就让这道姑带了他去抚养,待找到公孙离后再携子归隐,父子便可长相聚守了。
关浩想到此,便点头答应,欲将儿子递与龙秋庵。
龙秋庵心中大喜,面上却不露声色,关浩见龙秋庵眼中喜色乍现,神光绽然,瞬间便已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