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靶子抬过来验靶。
担任仲裁的谏议大夫魏徵,他的立场最公正,不会偏袒哪一方。李秦两家本来是好朋友,却因为三年的竞技而略有意气,竭尽能力,苦练门下以求胜,所以今天的竞技已大有可观。
仲裁人亲自检靶,而两面靶上都是密密地叉着箭,证明那些箭手的射技惊人,每矢都中的。
首先检查的是秦府的靶子,魏谏议亲自一枝枝地把红心上的箭拔下来,逐一检数,然后宣布道:“三十支!”
“哇!”四周爆出如雷的掌声和惊呼,十名射手,每人三射,居然没有一次落空,这是何等的精湛射技!
辅公第的代表们却端然而坐,脸上还带着充满自信的微笑,虽然他们的对手全数射中,但他们有信念不会输。
魏徵又去检查辅公第的靶子,然后也宣布:“三十!”喝采声更响亮了,双方不分上下,这是何等令人振奋的
事实,仲裁人正待宣布一局平手。
辅公世子李存忠出列请求道:“射程太近,未能尽挥射技,请准将靶移到三百步,再较一次!”
两百步已是较射的最远距离,再远就不易取准了,李存忠提出于长距离再较,是不合情理的,但是他既已提出,秦府就不能示弱,秦叔宝的世子秦怀玉也出列道:“舍间也希望再较一次,以定胜负,历年较射,辅公府都是独上鳖头,故而舍间的儿郎们发奋练射,希望有一天能跟辅公麾下健儿一较身手,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言下之意,好似准备已久,要别别苗头的。
魏徵道:“既然双方都不反对,那就准如所请,再较一次!”
箭靶移到三百步,远远看去,只有一个小方块了,红心更是豆大的一点,却难不倒这些身手特异的健儿们,他们换了更大的弓,更长的箭,然后在如雷的金鼓声中,每人又发了三箭!
这次光验辅公第的靶子,报出成绩后,几乎令全场都疯狂了,因为他们又得到了一个满堂红——三十发全中。
秦怀玉听见成绩宣布后,神情略有不安,他没想到对方的射技训练如此精长,直到他们自己的成绩宣布后,他才放心地去了,因为他们也是得到了满分三十发!
这时真正疯狂的是四周的观众,他们不断地欢呼叫好,为双方优异的表现而喝采!
由正中的司令台上,跑下两名便服打扮的年轻人,不男不女,走路扭扭捏捏,不过动作还很快,每人捧着一个盘子,里面排着一堆黄澄澄的金锭,对魏徵低声说了一番,魏徵也恭身肃立而候。
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少年人的身份,他们是皇帝身伴的贴身内侍,专门侍奉皇帝的起居,他们下来,必然是皇帝颁发了赏赐。
果然魏徵稍后大声地宣布了:“双方射技精湛,堪称一时并生瑜亮,圣上十分欣慰,每人赏赐赤金一锭,并颁旨不必再较,射技部分,由双方并列魁首!”
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双方的主持人也满意了,而且皇帝有了话,他们也不便再提出要求较了。
秦怀玉和李存忠各率了自己的家将们,向台上敬礼叩谢赏赐,欢欢喜喜的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第二局是比赛骑术,这一阵由辅公府略略占光。因为辅国公李靖正任兵马大元帅,出征吐谷浑大捷,吐谷浑的颉利可汗已递了降表,大军正在班师途中。他们在吐谷浑俘获了大批的战马,都是极为优秀的良驹,李存忠为了要争取胜利,特遣急足,西下迎接,挑了二十多匹最佳的良驹回来,这是他家的特权,别人无从知道,因为他做得极为机密,何况就是知道了也无从干涉。
李存忠很有心计,前几天,他都是以府中所豢的良马出赛,那些马自然也很不错,但不如这一批战马突出,秦府的马在长安市上是很有名的,因为秦叔宝早岁行道江湖,以一匹黄骠马而驰誉江湖,现在显达册封了国公,府中更是良马成群。
骑术这一项,秦府本来是稳操胜拳的,却没有想到被那一批密藏的战驹比了下来,虽是相差极微,但输就是输了,这使得秦叔宝感到很没面子,他把希望寄在下一场上。
第三场是决定性的关键,前面场已经一平一负,秦府最多只能争到平手,那已经很委屈了,因为三年来的比赛,秦府一直是夺魁的。
对这一阵,秦叔宝很有把握,他们下有三名高手,历年打遍长安无敌手。
三剑客之一是他的儿子秦怀玉,从小就受技击的训练,除了家传的流金锏法外,又得表叔罗成的罗家枪法,他本身得尚公主,跟宫廷中的护卫剑术教师勤习,兼得各家之长,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