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解杨氏由来,自也不好乱说笑话,眼看那老丈打开了侧门,便一个个跟随进去。newtianxi.com
众人来到了前院,定睛一看,心下不觉又是一凛,只见这祖庙建筑居然颇为宏伟,分作了内外两进,第一进是祭天之地,庭高院深,正中放了只巨大香炉,极见气派。第二进则是杨氏祭祖之地,远远望去,已能见到「四知堂」三字巨轴,笔墨雄飞,气势极其慑人。
唐王爷晓得这是人家的宗庙,不容外人随意打扰,便道:「你们在这儿守着,总管,咱俩一起进去。」房总管是天生的奴才,一见自己受宠,不觉就哼了一声,便命众太监留在院外,自与王爷行向内厅。
来到了厅堂,面前大批牌位环绕,当是杨门的列祖列宗了,堂上放置一只蒲团,自是供子孙叩首之用。唐王爷道:「老丈,这阿光常来庙里祭祖么?」那老汉一边打火燃香,一边道:「是啊,每年考试前后,他都会来此上香祈福,盼望祖宗庇佑。」
天下读书人一生最大的荣宠,便是科考高中之日,打开家庙,祭天祭祖,也好光耀门楣。只是天下千万读书人,状元却只有一个,长年科考落第如「阿光」,却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唐王爷仰起头来,只见数以百计的灵位环绕自己,他微微沈吟,便又蹲到了蒲团之旁,房总管讶道:「王爷,有什么异状么?」唐王爷摇了摇头,道:「没事,只是想体会阿光当年的心情。」房总管干笑道:「那还要体会么?那小子落榜之后,定常在这儿跪他个三天三夜。」
可怜的阿光,一次又一次应考,偏又一次次地落榜,最后沦为骗徒小偷。当他走投无路之时,他在想些什么?他会否在祖庙里上吊悬梁?
隐隐约约间,众人身上发冷,好似见到「阿光」跪地叩首,正自掩面恸哭。
四下一片幽静,厅内不过三个活人,却有数百面死人灵牌,气氛有些阴寒,房总管不免有些害怕,唐王爷却也无甚畏惧,毕竟他是本朝太祖子孙,三界中有其护佑,自也不怕什么鬼怪。房总管又冷又累,实在很想走了,他抬起头来,见到「四知堂」三字,忙道:「老丈,这堂号是谁写的,有何由来,您赶紧说说吧。」
风吹雪寒,天边阴云来得好快,慢慢飘到了山顶,遮蔽了月光。那老汉也觉得冷了,他拉了拉衣襟,颤声道:「这……这堂号是咱家太公写的。意思是警惕后人用的。」房总管皱眉道:「太公?那又是谁?」那老者道:「咱家太公名叫杨震,他是唐朝大官,在荆州做过刺史。」房总管颔首道:「原来如此,那这『四知』又是什么意思?」
那老者呵了呵手上暖气,道:「故事是这样的,咱家太公在荆州当官时,有一年朝廷大官找他做坏事,便在半夜里遣来一个使者,才把坏事说了,咱太公一听有违良心,便开口严拒,那使者急忙劝啦:『杨公,现下夜半无人,神不知、鬼不觉,您还顾忌什么?』咱太公听他这么一说,顺口便道:『谁说此事无人知晓?照我看来,此事至少『四知』。』」
唐王爷听到了要紧处,心下不由一凛,哪知那老丈却没了声息,他眉头微蹙,猛地回首过去,只见那老者张大了嘴,房总管也是骇然吐舌,两人四眼全在瞧着自己背后,宛如见鬼一般。唐王爷愣住了,看自己背后就只「四知堂」三个字,怎能让这两人瞠目结舌?莫非是杨家老祖宗显灵不成?他眉头紧皱,道:「老丈,究竟哪『四知』?你说话啊?」
「天知……」忽在此时,耳边真传来一个阴侧侧的嗓音,又吐出了两个字:「地知……」
天知地知?唐王爷?了,他慢慢低下眼珠,只见心口处多了柄阴寒利刃,耳中又听道:「你……知……」无声无息间,那柄刀已然刺破了衣衫,抵在左胸两根肋骨之间,将死之际,唐王爷把心一横,凄厉惨叫……
「我知!」猝然之际,不顾一切,已然伸手入怀,反手掏出了枪柄。
「王爷!快逃啊!」房总管总算醒了过来,他纵声惨叫,一时右掌成抓,飞扑来救,却听砰地一声暴响,唐王不顾一切开枪,心口却也给重重插了一刀。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杨家四知」,可才弄懂了意思,唐王却已送命了。霎时吓得那老者吓得放声大哭,嚷道:「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众随扈听得哭喊,赶忙抢入厅中,阴侧侧的笑声中,只见面前倒挂了一个黑衣人,他体型瘦小,头戴面罩,悬吊半空,看那手上匕首却还淌着红血,一滴滴垂到了地下。
「杀死他!」房总管凄厉尖叫,喝地一声,南洋力士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