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落师门。
阴阳家掌门东方玄戈与长老析木津正在阁楼顶层商议,倏然,紫气浮现,一道威猛霸道的身影凭空出现在二人面前,正是离恨天。
其站立不动,一道威压自其体内散发出来,析木津竟然站立不住,跪倒在地。东方玄戈虽尚能站立,但也极为勉强,汗珠不住从额头上渗出,浑身亦是颤抖不已。
离恨天冷声道:“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俯首称臣。”
东方玄戈不敢违拗,扑通一声,跪拜在地,析木津跟着磕头。
离恨天阴冷一笑,身形幻化,原地消失。
东方玄戈缓缓站起,嘴角掀起一个弧度,暗道:“离恨天,你还真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实力足够强,便无人敢背叛你吗?”
且说,曹操死后,任城王曹彰先曹丕一步来到洛阳,逼迫主持丧事的贾逵交出魏王玺绶,然后便拿着玺绶来到曹植府上。
曹彰乃曹操第二子,因胡须发黄,而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其精擅阴阳之学与谶纬之术,并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可左右开弓,剑术亦是世上一流,可在百步之内断人须发。乐浪郡曾献猛虎,曹彰手抓虎尾,猛虎贴耳不敢叫。南越国曾献白象,曹彰手捏象鼻,大象伏地不敢动。曹丕曾铸万斤大钟,百名力士挪不动丝毫,曹彰却背起便走。曹丕曾赞道:“以任城王之雄武,并吞巴蜀,就像鸱衔腐鼠耳!”
曹彰喜武厌文,渴望沙场征战,却对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没丝毫兴趣。中原群雄逐鹿,他却在塞外征缴诸胡,因此虽说功勋卓著,但在中原名声并不大。
远在边塞的曹彰收到曹操密信,得知曹操命其暗助曹植夺权,已猜到邺城将有大事发生,后又听闻曹操命丧,当即迅速返回洛阳,夺回玉玺,欲扶持曹植继位。
曹植望着案几上的玺绶,浓眉拧成麻花,道:“二哥想害死我吗?”
卞皇后共生三个嫡子,长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三子曹植文而不武,次子曹彰武而不文,长子曹丕文武兼备,但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曹彰无意于权利,认为大丈夫便应当如霍去病那般,驰骋沙漠,驱逐戎狄,故而从未想过争夺王位。但其认为曹丕心肠狠毒,没人任君爱民之心,故而想扶持曹植继位。却不想曹植根本无心于王位。
曹彰见曹植拒绝,道:“我扶持你继位魏王,你怎能说我害你?难道你要将王位让给曹丕不成?”
曹植道:“父亲立大哥为王太子,这王位自然应该由其来继承。”
曹彰从怀中掏出曹操密信,递给曹植,道:“三弟,父王早暗中传信于我,命我助你夺权。父王是想将王位传给你啊。”
曹植接过密信,没有打开,直接撕碎。
曹彰一惊,道:“三弟,你干什么?”
曹植曾替曹操背黑锅,此刻又怎会遂曹操之意,故冷声道:“父王的命令,我兴趣知道。”
曹彰知晓曹植心性极高,见用曹操密令劝说无效,遂改换思路,劝道:“那你可知,一旦曹丕继承王位,将会怎么对付你?”
曹植道:“一旦我继承王位,他将怎么对付我?”
曹彰道:“你继承王位之后,还怕他不成?”
曹植道:“魏讽谋反案中,曹植有多心狠手辣我们都清楚。并且,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显然是得到某些人的支持。我再与其争夺王位,与找死何异?”
曹彰道:“他有支持,你没有吗?我出自阴阳家,只要你继位,阴阳家必全力扶持你继位。”
曹植一摆手,道:“二哥莫再劝了,我是不会继位的。”
曹彰刚要再劝,忽听清脆的鸟鸣声响起,二人人抬头看去,只见一只全身蓝色的小鸟从远处飞来,落到曹彰肩膀。
曹植惊道:“莫非这便是阴阳家的无味蓝颏?”
曹植所猜不假,但曹彰无心回答,解下绑在鸟腿上的信纸,打开,见上面写着“放弃”二字。
曹彰暗叹一口气,拿起案几上的魏王玺绶,迈步离开,将玺绶交还给贾逵。
曹丕听到曹彰返回洛阳,当即快马加鞭赶到洛阳,继任王位,并夺了曹彰兵权。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相国华歆、太尉贾诩、御史大夫王朗等知道曹丕早已有篡汉之心,遂奏请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李伏奏道:“孔子玉版早有预言:定天下者,魏公子桓。魏王合于符谶,故天将祥瑞。陛下当应天顺人,仿效尧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