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占领了,于是明教人士明玉珍带着骨干入川起义,靠着川东复杂的地形消耗着元军。和大理段氏段功率领的元军作战,没错就是段誉的不知多少带孙子。这时候段家已经被元朝分封了十代大理总管了,已经是元朝的死忠了,现在段功取得老婆还是梁王的女儿,梁王是谁?是汝阳王他爸。赵敏现在还要叫段功一声姑父。
而其他地方江苏泰州,也就是共和如皋领地的隔壁,张士诚率众起义了。不过他们打得是杀贪官的口号没有直接将枪口对准元朝最高层。
至于方家军则依然是按照,火枪兵和长枪兵一比三的组建成方阵部队,一共组建了四个师开始再次向北方杭州扩张,这一会共合军没有阻拦,因为共和在未来两年中实在是没有余力在大陆扩张了。但是共和并没有示弱,公元1352年四月就在放假军再次攻打杭州时,共合军的台湾舰队来到台州附近海面炫耀武力。在带着方家军的使者参观了高爆弹的试射后。陆海拿出来地图在太湖西南画了一道线,禁止方家军跨越。这个威胁是霸道的。但是作为精华区域全部靠海的方家军来说就不得不接受这个提议,现在方家军上下知道自己的实力还是无法抵抗四年前共合军远征大都的那一股力量的打击。宋濂作为方家军的谈判代表数次想据理力争。但是弱国无外交。现在还没有另一个势力有实力牵制共合军。所以方家军上下只好接受,这件事在浙江士林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所有的士人开始猛烈抨击共和的不仁不义的做法。这文章太好做了,首先共和军阻止方家军北上抗元大业。其次对盟友不义。
这个世界上骂的最狠的往往都是弱的一方。中国大使馆被炸中国这边全国愤慨抗议但是美国那边稍微报道一下,找条中国包庇当地被打击的目标和中国喷一下,美国人根本不在意。九十年代的美国是最强的。何必在意一个穷国的意见。但是2008年后,美国上下开始丧失当年的心态了。动不动就在报纸上找中国的毛病。嘴动的多了就说明势弱了。更明显的是日本,中国经济实力还不如他们的时候发言还算正常,但是随着中国超越他们后,语言就变酸了。
这时的浙江明显就是弱国无奈的表现。而共和的民众在共和之外办事,语气中带着自豪但是对别人的批评也不可置否,这是一种大国国民的气质。这是来源于年产三十万吨钢铁的底气。
第九十五章 风平浪静的共和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1352年九月,此时倚天的剧情已经结束,屠狮大会早就在少林举行完毕。而张无忌则是和赵敏隐居去了。程攀当时正被新占领区的一系列事物搅得焦头烂额,没时间凑这个热闹。那时湖北情况刚刚确定,湖南由于人手不够工作难以展开,只是确定了当地最强的武装力量的事实,而税收组织管理工业品销售市场等一系列国家对地方上实施控制的标志基层结构还没有实行建立。现在共和才勉强控制了新占领地。要彻底稳定下来还要看今年的这场秋收。因为每当秋收后,老百姓正真确定了新政府可以保障他们一年的劳动成果可以回归自己家中,才会变成共和的支持者。但是也只是变成拥护者,现在新占领地的老百姓家中的财产还刚刚在起步阶段,也亏得这些新占领地是两个产量区,新政府的财政支出还可以按照这些税收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是像陕西,贵州这些穷地方。共和政府还是要为了教育和水力建设倒贴钱。也就是说现在这些新占领地的老百姓还没有余粮和共和的工业品实施交换。
程攀到达这个位面这么多年,感到了一个真理,在这个乱世,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粮食的本质意义就是能源,可以为人吸收的唯一能源。而人是共和现在的最高生产力。一切的物质财富都是被人所创造的。虽然共和军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过程中,在反抗者的家中收集了大量的钱财,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这些钱财目前没有用,也许以后国民创造的财富多了,国家可以通过这些缴获的财富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平衡控制。但是现在一切重工业都是国有的,共和内部也停止了大宗粮食的私人买卖,共和没有通过经济的手段对国家命脉行业实施掌控,所有的国家财富最大程度被共和用国家管理手段集中起来,所以对于已经掌握粮食钢铁煤炭这三大支柱行业的共和来说,大量的金银攥在手中并不能继续提高国家财富。当然这些金银如果能像外国购买商品,那么又是一种情况。但是现在世界上没有其他文明可以与共和实行粮食原材料贸易。如果不计成本打通欧洲航线,金银还是有作用的,但是且不说现在欧洲生产力可以提供多少产品。光光是一个黑死病就打消了程攀在抗生素研发完毕之前和欧洲接触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