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易逝,岁月倥偬,岁月冗长,年华未央!很快半年又过去了,看看又是一年冬风!
冬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瓢!在这样的季节,康熙西巡回来,决定:让八公主温恪,嫁去翁牛特蒙古。
理由:西巡途中,翁牛特蒙古向康熙求婚,要娶大清八公主,康熙答应了。
据说翁牛特旗是蒙古四十几家蕃王中,目前实力最强的,可其他旗都迎娶过公主,甚至有的娶了两个,可翁牛特目前一个公主都还没娶过呢。
康熙为了安抚人心,也为了平衡实力,也乐得答应。
而目前未婚的最大年龄的公主,就是八公主。
可公主身体,从小就不是很好,一到冬天就咳嗽,当得知和亲消息,咳嗽更加重了。
可蒙古,大家都知道气候比京城还要寒冷,更早入冬,只怕……
在京城冬天都咳嗽得厉害,何况去翁牛特。
清朝之前好几个公主,都是嫁出去,抵御不了冬天的寒冷,病死的。
毕竟古代没空调,没暖气。医学又不发达。一入冬天,很多人咳嗽严重,就容易……
她的妹妹敦恪公主求康熙,说愿意代替姐姐出嫁,被骂了一顿,毕竟她才14岁,添什么乱?
可却又从敦恪口中得知一个消息:温恪自从五年前,陪康熙出巡途中,无意中远远看到了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当时被他的善良感动,从此喜欢上了张廷玉。
这件事,除了敦恪知道,其她人都一无所知。
敦恪希望康熙能成全她姐姐,毕竟她姐姐单相思了五年。
可结果,康熙非但没成全,反而气坏了,说张廷玉引·诱公主,痛打了今年刚刚中进士的张廷玉三十大板。
这更气坏了温恪。毕竟人家张廷玉压根不知道此事,平白无故打人家,岂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冤!
康熙才不管那么多,他又不能打自个儿体弱的女儿,只能打外臣了,也是一种警告。
温恪求情不成,自责不已,又羞又窘又自责,她懊恼得一夜没睡,第二日病情加重、高烧不退,病情危急,昏迷不醒。
顿时整个宫里紧张起来。
宜妃听到消息,吓得把公主亲自接来翊坤宫暖阁,亲自照料,亲自监督四个太医们会诊。
太后也赶来整日守着,等待孙女儿病情好转。
太后都来了,为了体现兄友弟恭,所有能来的皇子皇女们,皆来到翊坤宫,看望温恪。
顿时翊坤宫倒是热闹非凡。
不过这毕竟是妃子们的寝宫,皇子们也就露个面,问个安,没多呆。
只有胤祥留下来了,毕竟是他的亲妹妹,他自然形影不离守着。
胤祥对我无视,我也不敢在他面前露脸,只能能避着躲着。
看到他满脸的焦虑担忧,我也心痛。
五天后,公主病情略微有所起色。可太医们说,公主身体弱,就算这次救回来了,可只怕嫁去蒙牛特蒙古,那里冬天天寒地冻,只怕……
为此,胤祥直接跪在康熙面前,求康熙体恤,找人代嫁,被康熙狠狠斥责了一顿。
当日,恰巧八阿哥来给温恪送补品,我忍不住偷偷追出翊坤宫,问八阿哥:翁牛特不就一蒙古部落吗,为何非要嫁公主,这公主身体,确实不行,难道康熙忍心过一两年后,公主就……
悔婚怕啥?代嫁怕啥?反正此刻的大清国是相当强盛的,八方来朝。大不了多赏赐一些金银珠宝,多给点好处就是了。
代嫁怎么了,其他朝代无数嫁公主代嫁,不同样好好的吗?再不行就开打。
八阿哥向我解释,中原历代王朝,北方几乎都是是最大的祸乱源——外敌入侵!而蒙古,作为大清北方的门户,当然重要!
况且,满人少,汉人多,满人必须团结蒙古人,才稳固统治,因此满蒙联姻,坚不可摧。
况且,原本翁牛特蒙古原来那个衷心臣服的大汗死了,新即位的大汗毕里哀达赍出身武将,英勇好战,野心勃勃,已经吞并了好几个旗了。
他虽不敢真叛变,不过探子回报,准噶尔的残军正不断拉拢他们,沙俄也不断策反,康熙担心他们做坏的榜样。
况且,四十几家蒙古蕃王中,翁牛特旗最强。
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怀柔抚远,一个货真价实的公主,不仅是施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