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回到清朝之发迹 > 分章完结阅读32

分章完结阅读32

衙门,所以,见到这份状纸之后,守门的那几个戈什哈不敢耽搁,立刻就送到了左寺少卿王尔烈手中,王尔烈看后不敢擅专,又把这份状纸交到了他的手里。bjkj66.com

但是,看完状纸之后,他也被里面的内容给震蒙了!

虽然他是大理寺卿,管的就是审判犯法官员,但是,这份状纸上所写的,又岂是他能管得了的?别说是他,恐怕就是放到军机处,恐怕也没谁有那个胆子受理!

“德甫,怎么办?”

看到王昶的脸色在看完状纸之后接连变化数次,大理寺少卿王尔烈急忙紧张地问道。

“怎么办?……君武兄啊,你看我们该怎么办?”

王昶今年五十二岁,比王尔烈还要小两岁。而且,王尔烈的才名远比他要高的多。这位王少卿曾经去江南做过学政,主持过江南科场。江南人文荟萃,到此时已经是中国文风最盛的地方。尤以江浙一带的举子更是多如牛毛。这些考生听说主考官是一位北方人时,都瞧不起王尔烈,甚至有个别狂妄的江南学子出了个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想羞辱他。可这条对联才刚出来,王尔烈就提笔对出了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顿时震慑住了整个江南科场,毕竟,你才子再多,也扛不过一个圣人在上面压啊!而且,王尔烈还曾经写过一首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流传极广,也为自己打出了极大的名头。而且,当年,王尔烈参加科考的时候,据说本可考中头名状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场,名列第四。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对换一下名次,使得王尔烈才只中了一个二甲头名。所以,放着这么一个大才在身边,王昶当然要时时问顾。

“我?我能有什么办法?”王尔烈苦笑一声,“若是德甫你想息事宁人,可以权当这只是一张不知是谁掉在大理寺门口的废纸,可是,你要是怕这事儿传出去,到时有人究问起来自己不好担待,就只有交到军机处,让别人去烦恼了。”

“这事儿我们不能擅作决定……交到军机处吧。唉,曹文埴这回怎么惹了这么大个麻烦?”王昶叹了口气,站了起来。

正文 第五十六章 疯子

自打从金川回到北京,上有皇帝的器重,下有同僚的尊重,所以,阿桂一直过得十分舒心,虽然间或有那么点儿小小的不愉快,可是,总体上还是过得相当不错的。而心情好了,身为臣子,自然要更加为皇帝分忧。

虽然年纪稍有点儿大了,可是,长年带兵,他身体一直很好。所以,每天,他都是早早地到军机处应卯。

……

“阿中堂,您可来了!”

军机处身为天下枢机重地,人数一向不多。在乾隆四十二年的时候,也不过是于敏中、阿桂、王杰还有和珅四人而已。而这四人里面,除了和珅是靠着乾隆的恩宠坐火箭一样飞速升入军机处的之外,其余三人都是资历深厚。其中,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已经位在宰辅之位近二十年,威望自不必说;阿桂军功政绩样样出众,朝中无人可及;而那位王杰,其人品资历也远非和珅可比。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八岁丧父,家境贫寒,但自幼聪明好学,曾师从着名学者孙景烈学飞理学,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后来,又前往江南,给当时的政坛大腕亦即两江总督尹继善当了师爷,尹继善的奏章经常由其书写。最后,一举考中状元,成为清朝开国以来头一个陕西状元。据说,王杰中状元后,有山东学士很不服气,认为选拨不公,便出对联考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立即对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举子由此态度一变,对他十分尊敬。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乃至如今的军机大臣兼左都御使。(王杰其实是乾隆五十一年才进的军机处)

“哦,大家都来了啊!呵呵,亏我还以为来得早,没想却是晚了!惭愧惭愧啊!”

一进军机处的门儿就听到有人打招呼,阿桂仔细瞧了瞧,于敏中、王杰原来都已经到了。当下笑嘻嘻地说道。至于没见到和珅,他根本不在意。

“阿中堂!”又有人上来打招呼。

“咦,德甫、君武,你们怎么也在?有事吗?”有些诧异地看到王昶跟王尔烈这两个大理寺的主官,阿桂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有事。要不然,他们两个怎么会一大早就跑来这里?”在座的无一不是当朝的重臣,敢这么不客气地说话的,也只有资格最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