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几日,日日如此,就像姚氏当初教她时一样,每日辰时教十个大字,那几个丫头一来因姑娘说屋里人多,恐怕不好好学,下一个出去的就是自己;二来,也想着若是能识几个字,往后跟着姑娘未必没有芍药那样的造化。于是,教书的本就好为人师,很能从“毁”人不倦中得到点乐趣,此时又是有目的的要以此教给她们规矩;学的人年龄也都大了,为着饭碗前程计更是十分用心,进度倒是飞快,廷珑对此深感满意。
这么着过了几天,直到大伯父寿诞,丫头们已经认得百十来个字,廷珑临走吩咐了她们每日辰时仍旧不用干活,只将学过的字温习一遍,等她回来查看,便兴冲冲的随家人下山去看铺子,哦,不是,是下山去给大伯父做寿去了。
张英一家连廷瑗提前两日进城,廷珑下了轿扶着母亲进门就见院子里头张灯结彩,竟像是过年一般,小声问了母亲,才知道大伯今年是个整寿,要大大的操办一番。
走到二门,大伯母方氏已经扶着丫头,带着女眷们接了出来,廷瑗瞧见立刻窜上前去撒娇,方氏含笑瞪了她一眼,口中说了句没规矩,就亲亲热热的拉过姚氏寒暄起来,又笑眯眯的问廷珑话,廷珑忙行了礼一一回答了。起身时看了一圈,见姊妹里缺了三姐姐廷琦,大嫂子吴氏也不曾接出来,连从来一步不离大伯母的二嫂子桂姐儿也不在,就有些奇怪,又想着办酒席待客,忙那些去了也是有的,便没往心里头去。
一行人进了后宅堂屋坐下,方氏一边和姚氏说话,一边就有丫头仆妇们来来往往的回事,一会儿领对牌一会儿领银钱,姚氏冷眼看了半天,问道:“怎不见她大嫂子跟二嫂子?”
方氏听见问,道:“廷瑞媳妇儿的身子才出了三个月,我怕她累着,叫她在房里歇着了。廷理媳妇儿……”说着叹了口气,现出愁容来,看了看一屋子的女孩儿,回头对廷瑛道:“你带着妹妹们去你房里玩去,没的在这拘束着。”
廷瑛答应了一声,含笑对坐在姚氏下首的廷珑招了招手,领着她当先出去,余下几位姑娘也识趣随后出来,只廷瑗还没亲够母亲,坐在那里不肯动,方氏使了两个眼色见她全没个眉高眼低,正要发作,廷碧已反身回来拉着廷瑗的手,道:“好容易把你盼回来了,走,我留了好东西给你。”
廷瑗听说有好东西便舍了母亲,欢欢喜喜的跟着廷碧去了。方氏看着女儿背影,脸上早先做出的愁容更是愁到了十分。姚氏在一旁喝茶,想着自己这些日子为女儿操心,如今跟大嫂比起来自己倒算是省心的了,便不大厚道的痛快了些。
廷珑跟着大姐姐廷瑛去了她房里,姊妹们落座谈笑,廷瑛唤丫头送茶点来,廷瑗催着廷碧去取那个好东西,自己坐下将这些日子在山上的见闻加油添醋的讲给众人听,又十分得意的将尚宽送的阿福描述了一番,只说如何可爱,乖巧,众人听了都有些眼馋,只廷瑶在一旁撇嘴。
廷珑端茶慢饮,不时附和廷瑗一声,给她做旁证,眼睛则不经意的在屋里打量了一圈,目光落在丫头方才送进来的点心上就挪不开了,越看越觉得其中一只荷叶盘里装的点心十分眼熟,不仅眼熟……简直一见如故。便扯着廷瑛姐姐的袖子激动的问道:“大姐姐,这点心是哪来的?”
廷瑛见她问的蹊跷,看了眼她指的那盘点心,笑着道:“这点心是城里新开的一家丰年斋里卖的,因那家作坊一做点心半条街都跟着喷香,才开了十来日,就落得好大的名气,咱们家办事也叫人去买了些回来待客,你尝尝怎么样?”说着拿过盘子,递到廷珑眼前。
廷珑听大姐姐解说心里快活的不行,伸手捡了一块儿咬了下去,只觉得满口的奶香浓郁,酥脆可口,真是甜到心里去了,脸上就笑眯眯的起来。
廷瑗听了她两个说话,却起身上前,冷不防伸出手来一把掐住廷珑的脸蛋,口中恨恨说道:“好你个九丫头,真真钻到钱眼里去了,自己家要吃点东西,你还敢收银子。”
廷珑叫她掐住半边脸,只能告饶道:“姐姐冤枉我了,我同你一样待在山上,又哪里知道山下的事。”说完见廷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