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唯一战胜国 > 分章完结阅读125

分章完结阅读125

用于救济各省贫困群体。xiaoshuocms.net

在这样的调控下,稻谷价格很快就下跌了。

从每公担两元跌到了每公担一点五元,稻谷价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机耕区的粮农的收入减少了,其中地主经营不下去了。

而对于那些自耕农,以及没有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安徽地主来说,粮价跌到一点五元并无破产风险。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粮价降低,比起华东自治政府上台前依旧增长了收入,加上没有税收,家里的小孩基本上是学校养,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钱,所以更无破产风险。对于那些亏损的地主来说,他们接下来就急需进行转型,因此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至于那些农垦公司并未受此影响,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

这些农垦公司在机耕区是不能变更作物种植种类的,机耕区重什么都规划好的,虽然利润受到了压缩,但利润依旧够高。

而且夏收之后,政府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储备了起来,一部分则拿去救济其他省份的贫民。

华东自治政府自宣布加大对其他省份的救济后,其他省份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华东自治政府警告各地官员,这些粮食是用于援助贫民的,谁若敢贪污的话,联合监察院将不会手软。

在忙于夏收的时候,倪嗣冲也退出了皖北,这个政治变色龙显然已经没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当他打算在皖北捞一票再走的时候,各省联合宪兵队派人对倪嗣冲进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税,将让他上华东军事法庭。

听到华东军事法庭,倪嗣冲脸色很不好看,华东军事法庭连冯国璋都审了,要审他自然没问题。

大总统现在连冯国璋都保不住,万一华东自治政府发飙,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凯为了妥协,还将主动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倪嗣冲也就退出了皖北。

……

夏播很快就在丰收的喜悦中展开了,农业部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并未发生什么混乱。

作物高产带来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太多了,因此夏播时减少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业部在平原地区大量种植大豆、饲用玉米、牧草,以用于发展养殖。

靠肉食养活一个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养活一个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发展养殖业,可以消化掉当前的土地。

现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产量太高,农业人口又太多,工业人口太少。

这就是农业发展太快产生的失衡问题。

而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只是在局部上进行调整,而整个中国还未进入调整的状态。

当前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开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产作物,但这些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绝对不给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他省不在调控范围之内,如果整个中国都种下高产作物的话,那后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将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里的地步。

至于出口,这不是说出口就出口的,这得有时间来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压缩其他国家的农业,如果来个突然的暴增,那么将发生很剧烈的碰撞。

农业上的失衡,也是夏钧急于发展工业的原因。

因为夏钧兑换了大批工业设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了工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把过多的农业人口吸纳到城市来。

……

在中国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了之后,袁世凯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军政分离。

北京政府就军政分离的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凯对军政分离很上心,只是北洋政府要施行军政分离显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凯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东北,东北是北京的后花园,一旦东北不稳,北京便将腹背受敌。

同时袁世凯以为张作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一旦驯服,将对主人极为顺服,于是把张作霖传召进京。

为了笼络张作霖,袁世凯把张作霖召入北京觐见。

张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于是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护卫着他进京。张作霖到了北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掏出了一只金怀表,张作霖见这东西金闪闪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结果等张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