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唯一战胜国 > 分章完结阅读353

分章完结阅读353

大多都是新兵,需要训练。wkhydac.com

俄国现在人口少,不能随意折腾。

尼古拉二世虽然知道这一点,但还是急切着要反攻,因为他急啊

英美正在大力支持苏联建设,苏联有那么多的人口,尼古拉二世怎能不急着反攻?

早反攻一天,就早抢回一些人口。

五月二十三日,在中国陆军还未大规模到达高加索地区时,尼古拉二世就展开了反攻。

这次反攻进展得还算顺利,在张季玉的指挥下,中俄联军以一百万的兵力从高加索地区,沿着伏尔加河一路向北推进,目标直制伏尔加格勒,也就是二战的斯大林格勒。

此时的斯大林格勒的规模还不大,斯大林显然没有去建设这座城市,因为这座城市太靠近前线了。

苏联显然想如同上次一般把中俄联军诱入腹地,但很遗憾的是,这次中俄联军依旧不上当。

在击溃了一些苏联地方防守部队后,中俄联军一路推进到了伏尔加河格勒以南十公里外。

在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苏联红军很难大规模的集结,一旦大规模集结,所要面对就是满天的轰炸机,以及滚滚而来的装甲部队。

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基本上没有什么天险,非常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但在占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游击队太猖狂了,基本上到处都是游击队。

尼古拉二世被宣传得名声很臭,那些苏联民众在本地陷落后,抵抗得非常踊跃。

————————

第一更到

第一卷第359章:轰炸苏联

第359章:轰炸苏联

面对一群发动游击战的苏俄暴民,尼古拉二世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就是采取严格的村级看守制度,每个居民点派遣人员监视。

同时承认那些苏俄民众的财产,并且给他们打新的地契,并且给他们提供基础生活物资保障,再则就是加大宣传。

如果还没用,某一地区还是很混乱,人民还是支持游击战,那么就采取第二套手段,也就是将整个居民点的人都迁移到俄国后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并给他们安排工作,但自由受限。

这是柔和手段,还有一套清剿措施。

清剿这些游击队,情报很重要。因此对于提供可靠情报的人,一律给与高额奖励。

同时中俄两国都专门成立一支用来清剿游击队的特种部队。

游击战很灵活,一般的部队对付不了,特别是像俄国这样的国家,其有自己的重工业体系,能够生产武器。

如果是像原定历史上的中国,因为武器生产很落后,游击战的战斗力不是很高,但在后期却是越打越强。

苏俄的游击队的火力更猛,手段也就更灵活了,不会因为武器方面的限制而武器采取一些攻击方式。

因此需要一支特种部队来对付苏俄游击队。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练兵环境,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人员庞大的极寒气候作战的特种部队,总数已经达到了个师的规模。

这些特种部队分成小股作战,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同时装备夜视仪的装备,可以进行夜战。

中俄联军推进到伏尔加格勒之后,便暂缓了进攻,尼古拉二世此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口才是王道啊

俄国人口增长速度太慢了。

必须从苏俄那里抢夺人口,因此对版图的渴望大大降低了,因为有人口就有兵力,有兵力就能占据更多的地盘。

部队在前方推进的时候,后方却是在加紧修建公路和铁路,以确保部队的作战不受后勤制约。

此时铁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再有一个月就能够通畅的把物资运到高加索地区了。

这是效率非常高的一次铁路建设,横跨中俄两国,铁路从中国西域省一直修到了高加索地区。

而中国西域省的铁路干线也开始修第二条轨道了,建成后将变成一个双轨铁路,运输效率倍增。

不管是中国还是俄国境内,都在疯狂的建设着基础设施。

俄国境内的基础设施自然是用来发动战争的,但实际上更大的作用是将俄国的资源运回中国。

中国资本已经占领了俄国大部分的资源,这些铁路修好后,那些资源就可以开采了。

疯狂的建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强大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