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而无法落实,只能将这两人留在德国国内。niyuedu.com
最终,让德国走上了军国主义路线。
……
1921年秋,中俄联军已经牢牢占据了二分之一个乌克兰,在庞大的军力面前,苏联红军尽管一度极力抵挡,当却终究是无用功。
中俄联军的兵锋不可阻挡,实在是军备差距太大了。
在占据了近二分之一个乌克兰之后,中俄联军开始停下脚步,重点开始放在地方维稳上,俄国调集了大量的物资,在乌克兰地区收买民心。
乌克兰地区是斯拉夫民族,苏拉夫民族的美女资源丰富,例如后世的白俄罗斯,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源,唯独有的就是美女资源,对于美女资源的不断流失,白俄罗斯开始限制年轻女子出境。
尽管乌克兰已经被苏联统治了一段时间,而且还有大规模的游击队。
在中俄联军的大力清剿之下,这些游击队在专业的反游击队特种部队面前,以及各种限制政策的配合下,被很快清剿完毕。
反游击战最主要的就是消除游击队的民众基础,这样一来游击队才能禁绝。
收买民心一直是俄国向西反攻当中的主要任务,俄国在向西扩张之后,每打到一个地方,第一个做的就是均分土地。
将土地分给那些社会底层,而那些原俄国贵族想要收回他们的土地,会被告知——没办法
这些贵族倒也闹过事,但不起作用,没有效果。他们虽然是贵族,但掌控的社会力量已经很小了。
这也使得尼古拉二世可以忽略这些贵族的一些利益,不过该团结的还是要团结的,这些贵族多被中华帝国的企业给团结了,在俄国开设什么企业,多会找个俄国贵族来当代言人,给他们一点股份。
这让俄国的贵族们纷纷支持中国资本在俄国境内的扩张,因为这样他们有汤喝。
那些土地分给贫苦民众之后,加上俄国给了这些人基础生活物资保障,这使得民心迅速回归。
同时尼古拉二世还出台了免税政策,对于刚收复的地区,一律免除农业税三年。并且学习中国的政策,对上了一定岁数的老人发放养老金。
在中国是上了五十岁就能领取养老金,而且对于那些上了七十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分等级加给养老金。
俄国政府自然不可能像中华帝国那样给得那么多,很多时候只是意思一下,纯粹的意思意思。
这种意思一下的手段,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行政管理上,尼古拉二世派遣的行政人员多是在中华帝国指导下培训出来的专业行政人员。
行政确实是一个很专业的东西。
在很多国家,并不把行政当成一门专业来看待,而在中华帝国,每个行政人员就职前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该如何做。
这些中华帝国指导下培训的行政人员的手段很多,基本上将各地治理得迅速从苏联的统治阴影下走出。
如果是中华帝国向苏联扩张,那么面对这些苏联民众只能说是两眼抹黑,到时候对付游击战的最好政策就是三光。但三光了,苏联人反抗得更强烈。不三光,游击队又太嚣张。
而此时中华帝国扶持了一个俄国买办政权,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对于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俄国人还是有些敬畏的。
毕竟尼古拉二世当了那么多年的俄国皇帝,也不是白当的。
苏联民众在当地被攻克后,面对卷土重来的尼古拉二世以及丰富的物质供应,大多都会选择当个良民,而不是选择抵抗。
中华帝国大力支持俄国维持统治,收买民心等等,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
俄国只要存在一天,那么就得给中国挤一天的奶,除了领土名义上不是中国的,但其他都是中国的。俄国还得掏钱来当打手。
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等于是养了一条看门狗,这头看门狗还得自己花钱买骨头吃。
美国也养了一条狗,那就是苏联。
但这头狗显然不如俄国那么能够自力更生。
苏联是一个共产国家,其境内的商业性根本无法操作。中国资本可以进入俄国,从而不断的从俄国人身上赚取到利润。而美国最多是从苏联那里买到一点东西,双方有个贸易往来而已。
原本苏联还占据着乌拉尔地区,那里有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