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的恐慌,中华帝国之前说过的不玩泡沫经济模式,简直跟放屁一样,现在还不是搞了?
这个时期的美国,因为非常繁荣,因此美国资产阶级宣扬说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
同时美国资产阶级还宣扬说,‘华东模式战胜了共产主义’,所谓华东模式就是指华东集团率先使用的那种流水线生产模式。
中华帝国也对美国资产阶级宣扬的东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俄国此时也很繁荣,但失业率也有8左右,虽然关税建立起来了,但毕竟是同联盟国家,因此无法建立太高的关税,很多东西还是要从中华帝国进口。
但俄国表面上看上去确实很繁荣,俄国人正在疯狂的建设房地产行业,而汽车却大量从中华帝国进口。
俄国人在拿到很多贷款后,也开始大规模的投资实体产业建设,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等,大量的工程开始开工建造。
俄国人好像非常有钱,在到处投资,甚至是跑到中华帝国来投资。
中华帝国自然是欢迎的,毕竟这些钱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俄国,都属于中国资本可触及范围。
不管是钱流在哪里,都在盘剥范围内。
中华帝国已经在俄国搞了4年的透支消费政策了,俄国人已经欠下了不少的钱,帝国正在考虑是否动刀宰杀。
但考虑到突然的经济崩溃可能会引起俄国人的不满,或者说是暂时缺少背黑锅的对象,因此还未开始宰杀。
帝国在等,一旦美国经济奔溃,马上也让俄国经济崩溃,到时候让美国背黑锅,只要控制舆论把矛头指向美国就行了。
就算是一些人知道这是很荒谬的说法,但主流舆论控制在中华帝国手上,那又能怎么样?
按照美国这样的发展势头,估计撑不住多久了。
中华帝国从1925年开始,目前才两年,还是能够持续支撑的。
……
很快进入了1927年,中华帝国在夏季将戚继光号建成下水,从设计到下水历时近五年时间。
英美日联盟也不甘落后,建造出了一艘命名为‘海权级’的超级战列舰,排水量也达到了五万吨。
两个联盟之间,已经完全形成了海军军备竞赛的势头。
英美日这个联盟的海军本身就有优势,因此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强大起来的中国海军。
因此这个竞赛的主动权却抓在了中国手上,中国就像是牵牛一样,想往哪牵就往哪牵。
而在英美日看来,中华帝国就像是跳梁小丑一样,不管怎么跳,他们都信心十足,以为中华帝国定然跳不出他们的手掌心,采取的是以静制动,及时跟进的策略。
此时西方国家加上日本,其经济总量是超过第三世界联盟的。当然,表面上确实是如此的。
但实际上,中国的年生产总值已经和美国拉开了600亿美元的程度,不论是日本还是英法德,他们的生产总值都没有600亿美元。
随着中华帝国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加上日本、苏联,其生产总值此时一定程度上确实还是比第三世界联盟要高出一些,但问题是这个联盟此时还不是太明确,比较明确的也就是英美日苏四国,而法国和德国目前也处于这个联盟,但法国对于围堵中国不是很积极,而德国此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德国政府严重依赖美国经济,一旦美国伤风,德国也必然感冒。
这时英美日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以为他们有足够的优势资源去和第三世界联盟玩这种‘双倍优势海军政策’。
英美日苏联这个联盟,其分工大致是英美日负责海权,苏联、法国负责陆权。其中英国又一定程度上分担陆权,美国也重点发展海权、空权,同时也负责一定的陆权发展。
最主要的是,美国是这个联盟的金库和军工厂。
本来这些国家,英美要争世界老大位置,美日在亚洲本是死对头,苏联和资本主义是根本性的对立,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围堵中国,而联合到了一起,颇有吴越同舟的味道。
此时的世界,已经是公开的两大联盟对立了。
本来世界是以这些西方国家为主流,中华帝国扛起有色人种大旗,祭出民族自由的口号,联合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抗衡。
会造成两大阵营对立,主要是中华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扩张得太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华帝国虽然没有参与两大战争阵营,但却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