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唯一战胜国 > 分章完结阅读405

分章完结阅读405

在生产组织上有问题,生产力进步较慢,因此实际上是比不上当前中华帝国这种建设模式的。11kanshu.com

而此时的中华帝国在人口分布上开始发生了第二次大变革。

第一次人口分布变革是在华东政府时期以及帝国成立初期,人口开始向沿海地区流动,使得人口分布十分畸形。

而这次变革,则是人口开始向内陆等地区回流,并且向西部、北部等人口稀少地区大规模流动。

因为这次中华帝国的主要建设区域不在沿海省份,工人待在沿海省份找依旧找不到工作。

再则因为市场经济持续的不景气,出口业又受到重创,沿海经济受到较大程度的打击,沿海地区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了,随着帝国建设重心的转移,工人也随之转移工作阵地。

这次的疯狂建设,将彻底扭转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畸形状态。

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差不多到了建无可建的地步,只有内陆地区还存在大规模的建设项目。

帝国将在未来几年里,将内陆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和沿海差不多的程度,而人口也将不再是畸形的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这大大增加了生存空间,或者说是更充分的利用生存空间。

人太多挤在一起,自然就出矛盾了,什么房子不够用了什么的,交通太拥堵什么的。而内陆地区人口少了,有生存空间却经济上不去,和沿海又闹矛盾。

这就是畸形的后果。

这次疯狂建设,将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内陆的基础设施上去了,工厂多了,人口多了,经济也就上去了。同时沿海的人太挤的问题也消除了,内陆和沿海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消除了。

当内陆和沿海都发展到看上去建无可建的程度时,那时候就可以深入挖掘建设项目,例如城市清洁,把城市打扫得一尘不染,以及城市绿化,把城市绿化得无比美丽,多多挖掘这样的细节,以为国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优化生活环境。

除了深入挖掘小细节,还可以搞新的大工程,例如高速公路、高铁。

这些搞完了,还可以搞更大的工程,绿化沙漠、改造黄土高原、改造黄河、大规模的南水北调……

美国之所以那么发达,让人感觉发达到不可思议的一些东西,就是这么搞起来的。

提高生产力,革新生产技术,同时进行高度垄断以普及优势生产技术,是这种模式的先决条件。

生产力越高,可以把人力投入到那些没有回报性的建设的力量也就越大。

此时中华帝国并不急着发动战争,因为发展得越久,中国就越有利。

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是比美国还要强大的,光是农业上来说,生产力就比美国强大十倍以上。

工业方面中华帝国毕竟是一个直接跳到第二次工业**的国家,技术革新比美国还要来得彻底,同时在工业技术上,在夏钧的不断购买新技术的情况下,以及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科研,工业生产力已经超越美国了。

而且随着发展,夏钧还会兑换更多的先进技术,同时中国在生产力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已经高于美国近三倍,加上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也就是说,核弹出现之前,搞定美国就可以了。越往发动全面战争,中国就能够把美国甩得越远,总体实力将对美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说到核弹,夏钧实际上在十五年前,就启动了原子弹工程,此时该研究项目已经很明朗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成功了。

十几年下来,中华帝国研究出了大量的军用技术,储备非常的充足。

而这次国家开始疯狂的搞建设,这军事技术研究的规模再次扩大,人力、物力供应充足。

因为经济强大,所以中华帝国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挥霍,而人民依旧是能够承受得住的。

后世的美国就是和苏联比了一个什么‘星球大战’计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yin*苏联跟进,苏联显然没有那么雄厚的家底去搞,结果就出问题了。

中华帝国此时在很多研究方面都是秘密进行,多数重点研究项目都设计在西部戈壁滩上,方圆数十公里里不允许生人靠近。

……

1935年,中华帝国在海军的卫青号以及岳飞号正式下水,中华帝国算是拥有了三艘超级战列舰。

英美日三国在海军建设方面此时不留余力,疯狂跟进。

在世人都不知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