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眯眯的,林若寒很高兴能为他们做点实事,觉得这样的日子,过起来很踏实。
阿尔穆空闲时,也会过来带着若阳骑马,塔娜则教林若寒学蒙古族礼仪、蒙古舞,这时的林若阳就睁着大眼睛,在边上跟着使劲儿乱舞。
林若寒发现阿尔穆,好像很喜欢塔娜,来得很殷勤,做事也特勤快,还会偷偷的看塔娜。
每次与塔娜说话,还未开口,脸就红了,说话也结结巴巴的,不过塔娜这位粗心女,一点都没有感觉到。
小若阳一天天地长大,早已会走路了,只是很喜欢低头走路,走得又不稳,跌跌撞撞的,经常撞倒柜子上,还好蒙古包里家具不多,地上又铺了毛毯。林若寒纠正了好长时间,才把他的坏习惯改过来。
进入十一月后,天气更冷了,衣服又穿得多,走路就困难多了,像只可爱的玩具熊。小若阳是着走着,一抬脚身体就失去平衡了,小身子就往后倒了,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了。林若寒只好拘着他,不让他往外跑,省的磕着碰着。
若阳原先只会说两个字,如姐姐、额娘、阿瓦(父亲)、额吉(母亲)、阿嘎(姐姐)、吃吃等,饿了会拍拍肚子,用手指点菜;现在已能说三个字,姐姐好、伯伯好、宝宝饿、吃等,经常是蒙语夹着汉语,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还会讨好人了,当他想要某件东西,那嘴就跟抹了蜜似的,叫的亲热不说,还会跑过来亲亲你。
两辈子都没结婚的林若寒,也是头一回带孩子,程逸轩和塔娜阿妈起初就觉得林若寒年纪太小,自个儿才**岁,还要人照顾,不放心她带若阳,想让若阳晚上跟他们,但若阳说什么也不肯跟,一抱过去就哭,晚上只肯要林若寒一个。睡着了还紧紧抱住林若寒不肯放,生怕她一不小心就会跑掉,半夜里迷迷糊糊的还会喊姐姐、爷爷。林若寒不由地感到心酸,别看孩子小,没什么记忆,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
每天早上起来,林若寒都觉得特别困,总觉得睡不饱。对若寒来说,照顾小孩子有两样特别难,一是喂饭难,二是起夜难。
蒙古族的饮食以肉食和奶食为主,肉食又以风干肉为主,林若阳牙齿才还没长全,根本咬不动食物,林若寒只好嚼烂后喂他。有时她就把肉剁得很碎,煮的烂烂的喂他。还好小家伙胃口不错,每次都是一大口一大口的,有时自己也会用汤匙喂自己,让林若寒省力不少,至少不会跟现代的小孩,都五六岁了还要人喂饭。想着那些家长端着饭碗,跟在小孩子身边喂饭,林若寒就头痛不已。
每次小家伙都吃的肚皮滚圆,躺在炕上张开四肢,让林若寒给他摸肚子消食。
小家伙很舒服地眯起眼睛,经常摸着摸着就睡着了。
小婴儿肠胃没那么好,肉食吃多了不好消化,但奶喝多了也麻烦,小孩子本就尿频,一不小心就尿裤子了,林若寒每天都要洗好几条裤子。
以前在石屋时,若阳晚上大多吃面食,林若寒夜里只要起一次就够了。到这里后,若阳每天都要喝很多羊奶,尿就特别多,林若寒担心若阳尿床,一个晚上要起来好几次。
实在没办法,林若寒只能拜托程伯伯,帮她从集市里买些鸡蛋、面条回来,晚上就炖蛋羹或烧面条给若阳吃,晚上吃些辅食,林若寒夜里的压力骤然减轻了。
除了夜里麻烦些,林若阳还算好带的,这话是塔娜阿妈说,林若寒则是无处可比较。
冬天的蒙古人除了喂牲畜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做手工,也时常几家人聚在一起玩。若阳和塔娜一家都熟了,也没那么黏人了,部落里也有四五个小孩年纪和若阳差不多,自从找到小伙伴后,林若阳也不再整天粘着她,也乐意跟着塔娜阿妈他们出门玩。
林若阳长得很可爱听话,牧民们都挺喜欢他的,经常装着满满一口袋的点心回来。
林若寒洗衣时,才发现这兜里油腻腻地,实在很难洗,这年代又没有肥皂,只能勉强用热水多泡几次。
若阳不再整天黏着她,林若寒心里就有点空落落的,只能琢磨些别的事情打发时间。她想到从前留下来的小孩裤子,大多是合裆裤,等若阳叫着要嘘嘘时,过去把,往往就来不及了,脱裤子时就已经尿湿了。冬天的大兴安岭,洗晒是件很麻烦的事,又不像从前丫鬟婆子一大堆。
想着蒙古包里有暖炕,屋里还算暖和,不如给他做几件合身的开裆裤,他就可以自己学起来嘘嘘了。至于晚上,则多做几条类似尿不湿的短裤,再用羊皮或牛皮做两块尿垫子,夜里也能轻松一些,只要再熬一年,林若阳就大一岁,就会懂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