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haishu.com
这是一篇对当年学习此文时还不懂得文中情怀而觉晦涩的苏轼名文。如果不是现在在看,夏桃已经记不住文中任何一句的存在。可如今再看,或许是年纪有了,或许是意境懂了,竟在简涩的文理中会见了人生的坎坷壮消。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志向难移而情怀可抒。这或许,就是文笔的妙处。
再细观胤禛笔风,一气呵成,笔随情动,中文浓重,收笔轻洒,即可窥得书写之人的心情。看得夏桃不觉一笑。看来,这老四也是极为情绪化之人。
正文 第三十九章年节
年前的十日总是万分忙碌的。圆明园同其他宫府一般无一人得以清闲。
只夏桃与他人不同。因着上午列出老四的膳谱要费四分心思,过了午后也便无事可作了。原本她是领着书房丫头的身份,只是如今雍亲王一日日宫里进、他府出并不得几个时辰可在园子,所以才美了夏桃几多清静。
前几日已是下了多天的雪,除了殿瓦远山还可窥见几分颜色,天地间具是一霎的白。
吃过午饭就着还有的热度,夏桃坐在西北角离殿最远的湖沿大石之上,深吸着北方冬日里清寒的氧气,虽觉得冷却也清爽得厉害。远山如仙,近湖如画,眯着双眸相看到也不觉得近视得如何不清了。再过几日便是新年,往年里这时该是年货大采购的时日了,从小街集市到商场超市,品种越来越多,心情却越来越平定。其实,她极不喜欢除夕之日,就几乎没几个年头是一家人真的能坐在一桌上把这一日的三餐全吃个全的。奶奶与妈妈婆媳间的过往,二十年有十八年扰得她这一家总是有一餐要分开过的。如此,夹在父母之间的她便极为难作,每每父母再为此争吵两句便连这一个年也别想好过了。而且,她不比妹妹倔强,脾气上来就是不附合老爸也不过只是小孩子不懂事的过失。左为难,右为难,纵是千般调和也终是无法解开那么多的心结。
每个人都有她的坚持、偏执、固拗。不是你一句讲心比心就能叫人放开的。
小时候总觉得长得了便无所不能了。长大了才知道,无所不能的是幼时天真的想象力。
湖面很远,延伸到你几乎看不见的尽头。身体里那点子热度已无所剩,夏桃却偏偏贪恋这一点点海阔天空的景色不想离去,只是不停裹了双手哈着热气儿。
“冷了为什么不回屋里去?”胤祥裹着白毛的风衣立在她后,奇怪这婢子的举止。
夏桃此时再见十三,难得不瞅见他脸上故作的轻帅和讽随。
就这么立着,见她直直盯着他瞧,说不叫他惊讶是假的。这渀佛是个极低调的婢子,像是极愿意别人忘记她的存在。可她的眼神、气色又极为与众不同。不似后院女子的哀怨。她行为上很像个无知的少女,可思量时却如历世半百的老者。
等着夏桃想起行礼,也不过是七八秒间的事。
胤祥亦眺望了一会远山,才道:“给爷来点下酒的菜,哼,难得半日清闲那。”那种玩世不恭重爬他的脸色。
西北角上有一座宴喜亭,四角的窗儿具在。此刻西、北两面开着,虽有暖炉亦寒冷得厉害。
亭桌上燃着热酒的小炉,炉边四道极简单的小菜。
胤祥喝那一口酒却无白酒的辛辣,心下便是一定,看那竹桃一眼,却未见其一分他样的心思。便自顾自的饮酌起来。黄酒本就暖胃,加热后口味更加甘爽醇厚,一向不沾黄酒的胤祥一时喝的到也舒适。
夏桃不是爱管闲事之人,心也极是粗条,只是一时想起清穿上篇篇不得志的十三不由起了关切之心,才提了黄酒热炉子来。四道菜三道凉的,剩的冬坡肉架在小炉点上温着。
小半个时辰胤祥只是自饮自赏着雪景。夏桃觉得这种时候若是自己便想独自呆着,便悄悄退出了亭去。
胤祥知道那婢子走了,几乎没有声响。他没有回头看一眼,只是盯着远山出神。也不知一个人呆了多久。
“大寒天的也不关窗,忒不爱惜自己。”
胤禛自去关了西面窗。胤祥暖暖一笑:“其实,四哥是最为婆妈之人。”
胤禛瞪他一眼,到没反驳,再要去关北面窗,却听胤祥道:“四哥——给弟弟我留一扇吧……也算是个念想。”不知怎的,就觉心下一颤,罢了手,呼吸一间才转身坐下。
“呵呵,知道四哥是最爱护弟弟的。”胤祥想为四哥斟酒,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