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青琐闼 > 分章完结23

分章完结23

“殿下何不绕道而行?此处往东南方向而去,经怀清而至昌安,还可节省一日的路程。”

苏萧往前看去,前路果然已被从山上落下的滚石阻断,三人合抱的参天大树被连根拔起,枝桠尽折,横七竖八地横在驿路上。她抬头望去,山间已是树木尽毁,红色的山泥□□出来,山体再无半点遮拦。

一块被泥流一路冲刷而下的巨石将落不落地悬在上头,仿佛只需一阵狂风,便可将那巨石堪堪吹动,而一瞬之间,那些嶙峋的怪石便可自万丈的高处轰隆隆滚落,所过之处,碾碎一切的阻挡它道路的生灵。

“万不可以身涉险?”郑溶坐在马上,冷眼睨着众人,唇边的笑略略显出一点轻蔑的意味:“自从本王十六岁在北地疆场上浴血杀敌身先士卒之后,十几年来便没有人再对本王这样说教了。”

他抬头看了看前路,沉声道:“长琅百姓生死未卜,本王如今乃是朝廷钦差御史,奉旨查看灾情,岂可贪图一己之安逸,临危退缩?你们如此贪生怕死,倒要将本王至于何种境地?”这话语气极重,竟是再不容人辩驳的口气。

此次南下之前,苏萧专程找来途径的各县图志,以熟悉情况,她尚且还记得,长琅紧临乌水,背靠怀山,整个县城地形狭长,如同一枚如意一般嵌在怀山山脚下。若是水患来临,除了上山一避,必是无路可逃,退无可退。若是由于本次的冬雪融化而形成山洪,夹石带泥地冲下山去,无疑是阻断了全县百姓逃生之路,此地恐怕早已是凶多吉少。

思及此,苏萧越众而出,朗声道:“殿下,可否听下官一言?”

郑溶正准备打马往前,耳边却乍然听见苏萧的声音,这才发现她已从马车中出来,他已是两日未曾见她,如今看来,她虽然比在京师时消瘦了不少,可到底脸色比前几日要红润上许多,看样子已是大好了。他心中不知为何一轻,遂点头道:“你且说来。”

苏萧缓声道:“殿下执意要去长琅,为的不过是查视灾情,安抚百姓,可若是那长琅现下已是空无一人,殿下可还要为一座空城,冒如此之大的险恶前去长琅?”

郑溶倒没想到她竟然在人前说出这样的话,脸色顿时沉下了几分,半眯了眼睛:“苏大人,你何出此言?这样的话岂不是危言耸听,惑乱人心?”

苏萧低头道:“下官万万不敢!只是长琅地形极为狭窄,山洪肆掠之下,县城焉能安好?殿下请想,水患发生之时,距今日已有十日之久。十日之内,县中百姓将何以为安?想来百姓必不会在县中坐以待毙,以待下一次山洪再次水淹县城。一旦水患过后,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必然自寻生路。下官在京城之时便查看过长琅县之地形,那长琅县城方圆数十里之内,未有平整之地,因此上,百姓在县城四围亦无安身之所。”

她指了指前路,继续道:“长琅县除开这条入县之路,便再无路与外界相通。殿下您来看,”她往前走去,全然不惧那前面的危险,用手将那些残木断枝拨开,请了郑溶过去看,“此路虽然被巨石断木阻断,可靠近山体这一侧,却有一人多宽的间隙,殿下请细细查看,虽有水患,可这也是万物萌生,春草抽发之季,此处和旁处却大不一样,并无半点草木生长的迹象,分明是有多人踩踏而过。下官斗胆猜测,踩踏之人,正是从长琅县逃出的灾民,而现在的长琅县,恐怕早已是一座空城了。”

见郑溶查看仔细,她又在一旁低声道:“由此而见,长琅百姓无非散落两处,昌安与怀清,下官也曾听说,今日昌安城等地涌入了不少的灾民,想来,似长琅这般处境的并不是少数。殿下所忧虑的,乃是百姓流离失所,下官并不是顾念殿下或自身安危,而是恳请殿下舍末节而逐根本,直赴清怀昌安,主持大局,以安民心。”

郑溶用手拨开地上的残枝,那狭长的地上不仅没有草木,更依稀能见人畜的足印,他慢慢地站起身来,眼中透出一点痛不可遏的神情,几不可见地叹了口气:“长琅虽说并不大,可其成县已逾百年。若是真如你所言,必是县城全毁。不知水患来时,那长琅县是如何的惨烈,那县中逃生的百姓又是如何悲惨之情状。”

听闻此言,一众人等均沉默不语,眼前仿佛浮现出洪水凶猛,肆虐而出的情景,那洪水转眼之间便吞没了一切,许多人尚未来得及呼喊一声,便被那洪水浪头猛然卷入,淹没不见。

黄泉路上无旅舍,三千亡魂。

他转过身来,对众人道:“眼下时间急迫,若长琅灾民涌入昌安,怕是昌安城已是告急,”他从怀中抽出一张军令,递给苏萧,“苏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