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皇上谢恩呢!”
第二日,皇帝便传了赵妃兄长进宫,交给他修缮先帝寝宫的事儿,赵家老爷子虽是精明,倒没想到女儿在皇帝面前儿拐了这么大一个弯,求来的却是这样一个差事。这差事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说大呢,可眼下边疆战乱四起,皇帝却提起给先帝修寝宫,这国库能拨多少银子下来?银子不拨下来,事情又怎么能干得漂亮?说小呢,这毕竟是先皇的事儿,无论什么事儿,扯上了皇帝,哪怕是死了的皇帝,又怎会有小事情?
赵家老爷子到底也没琢磨出皇帝的心思,只敢嘱咐儿子尽心办差,万万出不得岔子。
赵妃没想到今儿皇帝又提起这桩话茬子来。今日她在床榻上辗转难眠,却想起先帝驾崩当日的一件事儿来,那一日她虽然跪在后头,却听得前头一个清朗的声音清晰无比地道:“下官有一事不明。”说话的正是左相顾侧。
王忻誉一愣,道:“左相请说。”
顾侧环视一周,目光朝着下头的众人轻轻一掠,最后落到了郑洺的身上:“兹事体大,因此下官不得不多问一句,还请殿下恕罪——为何这一份遗诏不用金花纸,接缝处也并不钤‘皇帝之宝’玺,用的倒是普通的上用玉版宣纸?”
此言一出,下头跪的众人无不垂首噤声,个个屏息静气。闻言郑洺倒放声悲鸣起来,他面上一派灰败颓容,极其惨淡神伤:“父皇拟此遗诏之时,怕是未曾想过登天之日近在眼前,怕是还想着等来日龙体康健,再宣了礼部用金花纸拟了正式诏书来……没想到……今日竟撇下这万民江山便去了……”
他一时间不能自已,抚尸痛哭,哀伤欲绝,这番话说得字字揪心,下头跪着的众人无不失声哽噎,王忻誉搀了郑洺起来,忍泪悲辛道:“请皇上保重龙体。”
顾侧见此情状,静默良久,方跪下叩了一个头道:“臣请皇上节哀。”
当日,赵妃并不曾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可今日细细想来,莫非——莫非皇上要在先帝的寝宫中找的就是那一纸金花纸写就的正式遗诏?若是有这一份遗诏的话——那么,那一日在先皇龙塌上的秘屉里的那一份遗诏,岂不是捏造而成!
矫诏登基!她浑身冷透,只觉得心中寒气一阵阵地朝上涌动。这天大的秘密,如今被她参透,俗话说得好,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那么这样说来,她自己,她哥哥,她娘家上下两三百号人,怕是都在皇帝陛下的算计当中了吧?若她哥哥寻到了这一份遗诏,怕是下一步皇帝陛下就要找个借口让她哥哥命丧黄泉了罢?
事到如今,若是有这么这一份遗诏,这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到郑洺手中去!
赵妃正想得出神,身旁的郑洺却翻转了一个身,修长白皙的手轻轻地搭在赵妃的香肩上,仿佛一尾蛰伏的冬蛇攀上她的胸前颈项,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郑洺突然睁开眼睛,眼中殊无一点睡意,他朝着她似笑非笑道:“夏热未退,朕却觉着爱妃身上有些冷?”
赵妃陡然一惊,勉力压住心惊,强笑了一笑:“夜深风凉,臣妾唤人替皇上加一床锦被来。”说罢起身,芊芊玉手将垂帐挂到龙首金勾上,又松松系起夜衣锦带,再一迭声唤了内侍进来伺候,她心中惊恐万分,却不敢在郑洺面前露出分毫来,只借着挑灯的缘故,避得那郑洺远远的,执了雕花镂银小挑子立在通臂宫灯面前亲手将烛火挑亮了些。
待到内侍捧了撒花锦被进来之时,赵妃才转回头来,笑盈盈道:“皇上……”一语未了,却将那郑洺已然合眼安睡,仿佛早已睡熟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前来捧场的的童鞋们,下次更新时间:周四,么么哒!
☆、御书房
天一放亮,赵妃的春恩殿便着了内侍小太监捧了手谕出了宫门,说赵妃昨夜夜不能眠,辗转反侧,泪洒鸳鸯枕,一不小心惊了圣驾,蒙皇上垂询,一问却知赵妃深夜想起府中母亲亲手做的玫瑰酒酿,倍觉思念家人。
赵妃本就得宠,皇帝对她一贯是千依百顺,闻言只哈哈一笑:“这有何难?明日便传你兄弟进宫,给你送些来。”
赵妃当即伏在塌上,涕零不已,感念天恩。
于是,天刚一放亮,内侍小太监便顶了皇帝手谕从最南的神玄门出宫,直奔赵妃娘家府上,传旨赵妃娘家哥哥备上些赵妃在娘家最喜欢吃的玫瑰酒酿进宫。
这头小太监急惶惶地从神玄门出去宣旨,有一个人却从神玄门进了宫来。这人丰神秀异,温润淡雅,在南书房上头值夜的官员碰见了他,忙朝着他谄笑拱手道:“邱大人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