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人来报:“殿下,奉曲送来了加急火漆信函!”
奉曲乃是宛城要塞咽喉,也是宛城面朝大漠和西凉的最后一道屏障,郑清闻言,与众人对视一眼,沉声道:“速速呈上来。”
门外一士兵血污满面,左腿受伤,血流不止,被左右侍卫搀了进来,那人旋即拜倒在地,愤恨不已:“大人,昨夜拂晓时分,西凉狗贼夜袭奉曲!守城将军王大人带兵迎战,身中流箭,生死不明!”那人抬起头来,颤声道,“王大人中箭之后,只命属下拼死也要将这火漆密信送至恭亲王殿下手中!”
郑清心下一沉,忙问:“奉曲现下如何?”
那人哀声回道:“王大人下了严令,命我处驻军死守奉曲,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说罢将手中信函双手高高举起,只见那信函上猩红点点,其中一角已是浸染得透红骇人,想来这书写此函之人怕已是凶多吉少。
郑清接过那密函,只低声吩咐左右:“将这位将士带下去,命大夫好好诊治。”
那人含泪拜了一拜,方随人去了。郑清匆匆拆开那信函一阅,又将那信函与众人传阅,良久方道:“列位将军,可有退敌之策?”又咬牙道,“西凉来势汹汹,若正如这军函所奏,此番西凉纠结十万之众,现下怕是奉曲已是陷落……”
郑清身旁有一年轻将军越众而出,道:“末将愿领兵救援!大将军若是愿拨末将三万精兵,末将誓将奉曲夺回来!”
郑清闻言沉吟不已,又听一旁一老将粗声粗气道:“奉曲是你说能夺回来便夺回来的?你向大将军要三万精兵?你没看到军函上说得清清楚楚,粗以流矢来算,西凉有十万人!三万精兵是送给西凉当点心么!”
那年轻将军被挤兑得面红耳赤,大声道:“末将情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好过在这城中当缩头乌龟!”
那老将一拍桌子,喝道:“你说谁是缩头乌龟!”
那年轻将军也不甘示弱,梗着脖子道:“哪个缩在城里头,哪个就是缩头乌龟!”
正在不可开交之际,突听花厅的门“砰——”地一声被人撞开,外头有人连滚带爬来报:“殿下!殿下!有人在……”
郑清眉头紧紧地绞在一起,断然喝道:“此处是什么地方?岂容你闯进来大呼小叫?是本王平日里太纵容你们,越发纵得你们没有半分规矩了!”
那贴身的侍卫吓得扑咚一声跪倒在地,连声道:“求殿下恕罪!求殿下恕罪!”
郑清本就心烦意乱,见状更是满心烦乱,只问那人:“罢了罢了!到底是什么事情,慌得连半点规矩也不懂,这般闯门进来?”
那侍卫正跪在下头磕头不已,见问便抖抖索索地答道:“殿下……外头……外头……”
郑清见他如此,不由怒道:“你给本王把舌头搙直了再好好回话!外头到底怎么了?”
那侍卫抬起头来,脸上犹自一副见了鬼怪似的表情,好不容易才将话说清楚:“殿下,三殿下在咱们大门外头……”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呆立当场,只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瑞亲王郑溶三个余月前在荒漠中失了音讯,整整三个月,音讯全无,虽然没人敢说半个字,可从朝廷至街巷,每一个人心中都跟明镜儿似的,瑞亲王多半是早已命归黄泉。没承想时隔三个月,这瑞亲王又突然出现了,怪不得那侍卫惊骇无比,一时间竟连话都讲不清楚了。
郑清最先清醒过来,大步流星跨一步上前,一只手抓住那侍卫的衣襟,喝道:“你方才说什么?”
那侍卫终于回过了神来,高声道:“殿下,三殿下就在大门外头,方才属下见了还以为是眼花了……”
话音未落,只见郑清一把松开他的衣襟,拔腿就往大门外奔去,一路上只有一个念头在脑中反复盘旋——三哥还活着!三哥还活着!那郑清一口气跑到了行营门口,却生生地在石门槛前头收住了脚,他立在门槛前,不由将双拳捏紧了又缓缓地松开,极力稳了稳神,方提起一口气慢慢跨过那一尺多高的石门槛,口内轻轻唤了一声:“三哥?”
四顾左右,四野茫茫,耳畔空有呼呼的风声,簌簌的落雪之声,哪里却有半分人影?是了,原是自己妄想了,三哥哪里能如此轻易的平安归来?方才准是那侍卫眼花了而已。
这三个月来,自己私下派出不少的人手深入大漠,甚至深入西凉国都,悄悄地四处打听三哥的消息,可哪一次又不是石沉下大海,杳无音讯?
最疼爱自己的父皇已经化作了神木上冷冰冰的名号,最温柔近人的景阳姊姊的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