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界的理解,不会造成情感分裂!
而且后发制人,在我们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初期的一点损失是非常小的,而后期的效果却比我们提前主动出击,好上许多!”
总参谋长秦天智上将接着发言:“我支持先发制人的策略,因为现在台湾的独立意图已完全展现,日本的战争准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美国除了加强本地区驻军的戒备等级,则自信的没有进行大的战略部署,这为我们提前分别击破台湾、日本的联合战略,以及有效阻吓美国的参战决心非常有帮助。158txt.com没有深陷入对华作战的美国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战略干预,这对他们来说,比直接参与获得的利益大得多,直接与我作战的巨大损失是美国不愿意承受的,因为全球部署的他还有欧洲、俄罗斯这些强大的战略竞争对手需要对付。
所以早打早轻松,迅猛短促的先发制人,我们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复台湾、瘫痪日本、阻止美国,只要我们的战略突击没有威胁到美国本土,美国就不会为了西太平洋的战略利益与我们全面开战!”
总政治部主任洪德厚上将则摇摇头说道:“这可能在军事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政治上来说,则是一相情愿,其后遗症是非常的大,大国竞争、全球竞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败,战争过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需要我们提前考虑一些问题,否则可能象美国在伊拉克一样,胜得快,却陷得深,弄得自己很被动!
所以,后发制人,取得政治优势与道义优势,取得舆论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在军事上略有退让是值得的,我对我们军队最终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是完全有信心的!因为部队的思想教育效果非常好,战士们的战斗意志与品质都有很大提升,完全能够面对强大的敌人,坚持到底!”
总后勤部部长宋满壮上将则有自己的见解:“从先发制人来说,一旦真的在短的时间内取得战争胜利,对后勤的压力就会小许多。但是我们都知道,战争是不可预知的,其间的意外因素很多,我们后勤不能靠冒险成功来等待减少压力。不管是先发制人还后发制人,我们后勤都必须从最坏的情况打算。因此准备越充分越好,不管最后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我希望时间尽量后延,为我们的后勤部门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过我们也不是拖后腿,如今我们后勤的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科学管理化,使得物资准备的效率和速度都非常快,随时都能为两个一线集群准备一周的战备物资,后期的速度也很快。我们主要担心的是战争长期化以后,我们的储备消耗会极快,而二、三线的补充物资的跟进速度跟不上我们的消耗,我们的时间也主要是为它们争取的。如果晚一个月,我们的物资就会惊人的番几番,这个几位(主要领导人和情报主管)应该都知道(天网计划)。
例如我们一个联合军区千万吨物资的采购与收集速度,从地方到军队后勤需要一周,而自动化调度与智能机械分发到部队只要三天,而部队消耗速度,按照最高烈度,只能支持一天半,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运送中战损。即便是一般烈度,也最多只能支持三天半,其中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要算到运送损耗中。
大量的后期储备是关键!”
总装备部高德亨上将则哈哈大笑:“老宋你真是人心不足啊!你准备的东西快让全军绕地球打几圈了!从我们总装来说,是非常期盼问题早日解决的,因为我们为此准备了几十年,研究了大量的新装备、新武器,特别是机械智能化与综合数字化,以及高动能武器装备的进展达到或赶超了国际现有标准,而接装的指战员都是在工厂生产时就同步学习操作,因此实战化列装很快。这让我们有信心在第一波攻击中就摧毁敌有效防御,迅速占据战场优势。
还有我们一旦突破防线,敌人的许多通用战备物资就能为我所用,所以我们的物资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紧张。
我们要打出去,但是我们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我们没有狂妄到超出我们的极限,那么胜利终将是我们的,我们对台湾是夺得下,守得住;对日本,是拉得出、打得进;对美国,是挡得住,稳得住!
最终我们将与美国共享太平洋的利益!为我中华夺得百年生机!
所以打,一定要快要狠,要彻底摧毁日本,哪怕与美、俄来个‘三家分晋’!”
五大战略军区指挥官与各军种的指挥官们也都是跟着发言,各位统帅一方的高级将领从自己的方面谈了看法,于是军政双方基本形成了两个观点,一时间,双方有些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