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个帮工,江夏头一次来的时候遇上的吴婶和张伯已经在家颐养天年,现在的两位是从其他途径找来的。
陈玉玲认识不少遗老遗少,从他们那找个帮工还是很容易的。
江夏进门的时候拉了拉门口的铃,表示有客人到。不过并未停留,而是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她经常来这里,早就熟得很了,拉铃只是出于礼貌。
“六月来啦?”今天院里有人在活动,说话的是李空青的妻子杨若云。她正在那看着小女儿李采玉踢毽子,余光中见到江夏一家子来了,赶紧招呼了一声。
在院里摇椅上坐着的李明德闻言,赶紧半坐起身,一看自家小徒弟带着孩子们来了,顿时喜笑颜开:“你们一家子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阿智阿信桃桃,过来让我看看。”
几个孩子跟李明德感情也很深,开心地凑过去叫着“太姥爷”,叽叽喳喳一顿说。当然,话最多的还是阿信,其次是桃桃,阿智一贯话少,只在旁边偶尔说上一句。
江夏无奈地笑了笑,看向旁边的李空青:“李哥,我还以你们已经走了呢?”
李空青跟旁边的妻子对视一眼,笑道:“不走了。”
江夏很好奇:“怎么又决定不走了?那边没安排好?”
李空青和杨若云在特殊时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农场干活。虽然有江夏照顾,没有吃太多苦,但跟他们同样被下放的有些人的遭遇是比较惨的,可把两个文化人给吓到了。
哪怕后来回了四九城,他们也是深有余悸。
现在形势稍微有了变化,杨若云马上提出能不能去国外,别又来那么一场。上次有人照顾,这次谁知道风会不会刮到江夏他们那?
他们不敢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