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貌的孩子人都喜欢,而且阿信这孩子说话带笑,很是亲和,非常容易让人对他产生好感。
那七原本有些紧张的情绪被安抚了不少,也笑着道:“小公子……”
这话一出,阿信就赶紧道:“哎哎,那伯伯,您可别这么叫我,这都是那些话本子里的称呼,咱们现在不兴那个了。您要是不嫌弃,叫我阿信就行。”
那七愣了愣,笑道:“好,阿信。这儿确实只有我一人在住,那么多年,也习惯了。”
阿信有些同情的样子:“一个人住不是很孤单吗?”
“我有老伙计陪着呐。”那七笑了笑,走出门,从外面把挂着的鸟笼提了过来。
刚才进院子的时候江夏就注意到了院子里挂着的鸟笼。前清那些八旗子弟多喜欢养鸟,手里都还握着文玩核桃。经常是一手鸟笼一手核桃,招摇过市。
几个孩子好奇地看过去,见那七把罩着鸟笼的布揭开,露出一只黄背鹰爪的画眉鸟来。
“这是什么鸟?真好看。”桃桃一见这鸟的样子就喜欢上了。
那七道:“这是画眉。它陪着我好几年了,叫声好听得很。”
说着,他熟练地撩拨了一番笼子里的画眉,这小鸟立马叫了起来。
这只画眉应该被那七好好调教过,声音嘹亮清脆,听起来很有气势。
几个孩子很是惊叹。他们家里只养了狗子,当年的大黄已经去世了,现在家里养的几只狗子都是大黄的儿孙辈了。
跟着逗弄了一番那七的画眉,江夏这才问起院子的事。
那七先是把自己准备好的图册递给到了江夏和魏齐,顿了顿,道:“两位只看二进的院子吗?大院子有兴趣吗?”
江夏暂时将画册放在桌子上,饶有兴致地道:“你手头上有大院子?多大的?”
“看您要多大的了。我手上最大的院子是五进的,带东西跨院,面积不小。”那七道。
五进带东西跨院的话,那确实不小了。
“不知道在哪?等会我们看完了这些。那先生能不能带我们去长长眼?”魏齐道。
他暂时还想象不出私人会所应该怎么开,但妻子既然想这么弄,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买下来以后自家人都住那,一个孩子一个院。
那七连连点头:“地方就在南锣鼓巷的菊儿胡同,是我一个长辈的。他只有我一个后辈,房子就留给我了。之前被征收了,但今年年中又还给我了。您几位也看到了,我就一人儿,住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如果您几位看得上,我就匀给您。”
江夏倒是很惊讶,没想到距离自己现在住的地方那么近。
印象中菊儿胡同确实有些高门大院,但是四九城东富西贵,真正的贵人都在西城。东城这边都是富人多,好多宅子都是富户前清的富户盖的。再或者是民国时候,那个时候也不讲究什么逾制了,一些资本家也盖起来些比较不错的宅子。
那确实可以去看看。南锣鼓巷是个不错的地方,后世也很热闹。不过到胡同里面还是很清净的,开私人会所没有问题。
听他们答应了,那七也很高兴,去里间拿了一大串钥匙,然后便带着江夏他们出门看房子去了。
那七确实有些门道。他带着江夏他们看的二进院集中在什刹海、王府井和前门,而且都还挺干净的,不是那种长久没人住,已经荒废了的宅子。
据那七透露,这些宅子之前都住着人,房主跟他有些交情,不少人家都在想办法找门路出国,委托他把房子兑出去,换点钱在国外用。
今天是魏齐开的车,原本是江夏坐副驾驶,现在要跟那七出去看房子,自然不能让人家在后头跑,江夏便让他坐了副驾驶,她和几个孩子在后排挤挤。
幸亏是个军用的吉普,空间不小,几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胖的,所以并不算太挤。
有车的话,看房子速度就快了。不过有些胡同里车不太好进,只能找地方停,然后走进去。
这种院子自然是首先被江夏排除掉的。怎么着胡同里都得能进车,不然后面会很麻烦。
那七对于江夏的理由感觉有些诧异。他也听这家子说了,院子是给几个孩子看的,那能不能进车有什么大碍?总不能这些孩子也有配车吧?
有几个院子他觉得挺不错的,就这么被排除了。
他自然想不到今后的若干年里这个国家和这个城市的发展有多么迅速。哪怕不像粤东省有若干政策倾斜,这里终究是帝都,发展不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