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没有那么能耐,那么这个威烈将军府迟早也要倒下。
“若是他们有人找你,你也别多理会,这一件事情不是一个女子能插手的。”张老夫人知道甄家的那些女眷在到处求人,没有人愿意趟这一趟浑水。
因着贾家跟甄家关系还算好的,难保甄家就不会想到贾惜春,只要贾惜春为甄家说上几句好话,比如说佛珠手串对甄家如何如何,那么甄家不就是能救了么。
“我跟他们不熟。”贾惜春坚定地道,是真的不熟,不是假的不熟。她连甄家那些人的结局都不知道怎么样的,毕竟原著前八十回才是曹雪芹写,后四十回是别人续写的。
她当年看原著确实看了几遍,前八十回看了,后四十回也看了,可到底过去那么多年。贾惜春自然就不记得原著里有没有写甄家人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她记得的判词也记得不多,甄家在她的记忆力就跟路人甲差不多。
即使甄家在原著里很重要,有什么对比面的,但是她不是研究红楼的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哪里可能去思考这么多问题。
甄家之于贾惜春,还没有番薯之于贾惜春来得熟悉呢。
“见是可以见一见,帮是帮不上的。”贾惜春直言,让亲娘放心,“您也不用担心女儿做傻事,女儿又不是三岁孩子。”
这一个个都认为她会多管闲事么,怎么可能,她又不是傻逼啊。
甄家女眷到了京城之后,没有去泰安郡主府。她们听过泰安郡主的一些传言,佛珠手串能对人冒黑光的,要是她们去求泰安郡主,然后,泰安郡主来一句佛珠手串对她们冒黑光,别没把家里的男人救出来,她们自己就搭进去了。
后宅的女人多多少少都做一些不干净的事情,比如让妾流产之类的。
甄家曾经那么富有,男人后院就更少不了解语花,多的是女人。这些正妻少不得就得用一些手段,别让那些妾室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也没少出手对付庶出的。
像甄家这样的人家,嫡庶之分倒不是特别明显,还想着让女子嫁入皇家,再保甄家荣华。这就导致一些庶出的女子过得很好,养养都很精细,甚至有的庶女还能踩在嫡女的头上。
要是这些正妻没有一点手段,不就是被妾室踩在头上,还得看着那些庶出子女过得红红火火。
甄家女眷不敢去泰安郡主府,就是去荣国府,去林家,还捎带上王家。至于柳家已经倒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就只能依靠其他家。
然而,这些人家都不可能帮衬甄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沾上甄家。这就导致甄家女眷求助无门,给人赔笑给人送礼,都没有一丁点用处。甄家女眷倒是想进宫见甄太妃,可是她们又进不了宫。
皇宫里,甄太妃终究还是知道了甄家的事情,她的身体不大好,却也没有严重到下不了床的地步。
甄太妃不敢叫皇帝过来,只能自己去求见皇帝。她不是太后,没有那么资格让皇帝过来。
皇帝见了甄太妃,他没有让人刻意隐瞒甄太妃,对方知道才好,想着要为甄家求情,以后就别把手伸到后宫。甄太妃表面上没有明着跟皇后做对,看上去安安静静地待在皇宫角落,实际上,她却有安排女子到皇帝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