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族里来应考的也有好几个,程珪、程瑁皆在其中,都与程卿一起住在五房安排的房舍里。
周恒也不必去挤喧闹的客栈,作为崔家的准女婿,崔家也在府城给他安排了清静的小院应考,虽然还不知要娶崔家哪位小姐,这准女婿的待遇周恒是提前享受到了——按崔彦的说法,这一次乡试周恒若是不中,就将崔家的庶女许给他,若是一下中举,结亲照旧,结亲的对象却换了崔家嫡小姐!
崔彦还说过,若是周恒在乡试中排名靠前,不仅要嫁嫡亲妹子给他,还要想办法带周恒一起去国子监。
这令程卿极为羡慕。
商人身份地位虽不高,钞能力却十分管用,她若是像崔家一样有钱,也能给自己定制养成三个姐夫,还怕姐姐们嫁的不合心意么?
现在倒稍有家底了,却哪里还能再等几年呢,可恨刚穿过来时不仅穷,还有令人退避三舍的坏名声,求着别人收她当小弟都机会渺茫,别说她自己去收小弟了!
程卿羡慕崔彦。
崔彦此时在老家,正在和崔老爷提要求。
崔老爷长得白白胖胖,圆圆的肚子让身上的绸衣高高顶起一块,看上去十分和气,崔彦没减肥前就和他爹宛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现在站崔老爷身边就没那么像了,但崔老爷还是最疼他。
原来疼,是因为崔彦是嫡子。
重庶轻嫡是乱家的祸头,稍微有点见识的人家都不会那么干,崔老爷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自然也不糊涂,美妾是纳了一堆,却最敬重正妻,也最看重嫡子。
不过那时候疼崔彦,是因为崔彦占了嫡子的位置,就是换了别人投胎到崔太太肚子里,崔老爷也一样疼。
真正待崔彦不同,还是崔彦表现出读书的天赋。
承平七年给崔家考回了一个‘秀才’,如今更要下场考举人,崔老爷颜面有光,又指着崔彦以后为崔家改换门庭,现在自然更疼他。
崔彦说要去国子监,崔老爷一口同意。
国子监好啊,比南仪书院更能结识到有来头的同窗。
崔彦说要带周恒一起去,这下崔老爷没有一口答应:“一省一府的‘贡监’名额都有定例,把你送去国子监还行,再送一个周恒……有点难。”
困难是困难,崔彦让他爹想想办法,崔家资助周恒,一百步至少走了九十步,难道还差最后一点?
“那可是我嫡亲的妹夫!”
崔彦这样给他爹施压,崔老爷马上反过来哄他,“好好好,为父想想法子,你先专心应考。别管你还是周恒,都得中举,不当举人,崔家再有钱也花不出去。”
安抚了崔彦,崔老爷一面托人打听“贡监”的事,一面与崔太太商议嫁女的事。
听崔彦的意思,周恒这科应是能中举。
若能中举,崔老爷就打算把嫡出的崔五娘嫁给周恒。
若不得中,就嫁庶出的崔三娘或者四娘。
嫁嫡嫁庶,嫁妆标准都不一样,崔老爷自然要与管理中馈的崔太太商量。
崔太太也愿意见着周恒考中,好把自己嫡亲的崔五娘嫁过去……崔家是有钱不假,官宦之家却轻易不与商户结亲,富商家的女儿不愁嫁,但想高嫁也是很不容易的,像周恒这样年轻有前途的读书人,在崔太太眼里也是很好的女婿人选了。
好女婿当然要留给亲女儿,难不成要留给小妾生的?
这边崔老爷和崔太太商议,不慎就被来给崔太太请安的王姨娘听见了。
王姨娘就是崔三娘和崔四娘的生母,早些年是极为得宠的,还生下了崔老爷的庶长子崔大郎。
听见崔老爷在里面说周恒中了举就娶五娘,没中就在三娘和四娘中挑一个嫁过去,王姨娘气得手抖——她儿子是庶出,所以不如崔彦,她忍了。如今女儿嫁夫婿,也要捡正房挑剩的是什么道理?
第190章 :轻松乡试游(2更)
王姨娘忍着气,说自己给太太做的抹额忘了要回去取。
回到自己院子后才忍不住哭了。
崔家姨娘和崔家的小姐们并不住在一起,到了晚上,崔三娘和崔四娘来看生母才得知了这件事,母女三人说起来,少不得抱头哭一场。
王姨娘就怨自己不该做妾,让儿女都矮人一头,崔四娘替生母拭泪,恨恨道:
“与姨娘何干,是正房欺人太甚!”
嫡母待她们都是面子情,平日里她们如何恭敬孝顺都没用,有好的婚事还是会留给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