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宰相抚须沉吟,脸色凝重地反驳道:“骠骑大将军如今已被贬谪边疆,朝中一时难以找出能匹敌突厥铁骑的将领。柳烟痕大人,你所说的人选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陛下放心将数十万兵马交付于他?”
柳烟痕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屑,他轻蔑地瞥了一眼都童,意味深长地说:“都童宰相,有些事情您无需过多干涉,朝廷自有主张。您只需按部就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便可。”
长襄女皇微微咳嗽了几声,她那疲惫而又坚强的眸子里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她决然道:“朕心中已有定论,既然太皓现在还在都城,他曾多次带领义士抗击外侮,战绩斐然,且他忠诚勇敢,见识过人。朕决定册封太皓为征北大将军,领兵出征,挫败突厥的侵略野心。”
柳烟痕一听,脸色剧变,他疾步向前,试图阻止:“陛下!太皓不过是一名江湖游侠,倘若突然擢升为大将军,不仅会被天下百姓视为朝廷草率行事,沦为笑柄,而且,我东方帝国历经百年积累,武将如云,难道竟找不出一位比太皓更适合领军的武将吗?”他的话语中饱含质疑与不满,显然对于太皓被委以重任感到极为不满。
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青鸾公主身着华裳,步履轻盈地步入大殿,她那优雅的姿态宛如风中百合,吸引了众人目光。她对着病榻上的长襄女皇款款一礼,柔声提议:“陛下,臣女以为,此刻情势紧急,应当立竿见影。柳烟痕大人素来德才兼备,深受朝中众臣拥戴,且智勇兼具,若由他担任征北大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突厥大军,实为上策。”
长襄女皇虽病体虚弱,但仍保持着皇者的威严,她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柳烟痕,问道:“柳烟痕,你愿意担此重任,带兵出征吗?”
柳烟痕还未及回应,青鸾公主已抢先一步,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阐述道:“陛下,柳烟痕大人在朝中素有贤名,无论治国之才还是用兵之道,均是顶尖人物。由他统率三军,不仅能振奋军心,更能克敌制胜。至于太皓,虽然他拥有丰富的征战经历,但这并不能成为直接晋升为大将军的理由,否则一旦他凯旋,其威望与风头将会超过柳烟痕大人,这对于稳定朝政格局并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