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要彻底破解寒月箫的布局,还需釜底抽薪,解除他禁军统领的职务,重新调配禁军,让其回归皇室的掌控。为此,我们可以联合宫中忠良之士,搜寻证据,揭露寒月箫勾结渤海国的罪证,以此为契机,剥夺他的军权,进而瓦解他的势力。”
青鸾公主听罢,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她紧握手中的玉如意,沉声道:“太皓大人言之有理,本宫这就着手安排,务必尽早铲除寒月箫这个祸患,让东方帝国重回正轨,百姓安居乐业。”
太皓正准备离开,但是青鸾公主眼眸流转,眉宇间凝聚着坚定与决断,她对太皓道:“太皓大人,今时不同往日,寒月箫的阴谋已然昭然若揭,本宫深知您深藏不露的智谋与胆识,有些事情,本宫急需您的援手。您曾在朝中任职,深谙朝廷运作之道,若能再次入仕,担任要职,不仅可以辅助本宫化解这场危机,更能有效地钳制寒月箫的势力扩张。”
太皓凝视着青鸾公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微微叹息,手指摩挲着手中茶杯,那历经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公主殿下所言在下深感荣幸,然而,在下已厌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更不愿陷入权力的漩涡。我虽无法重拾官袍,但为护公主安危,保东方帝国安宁,我可以提供策略与谋划,充当公主的智囊,至于朝廷之事,还是请公主另觅人选。”
青鸾公主听闻太皓的回答,她眼中的失落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她深知太皓的性情,亦明白他的坚持。她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太皓大人之志,本宫敬佩。那就请太皓大人继续作为本宫的幕后支柱,助我一起揭露寒月箫的阴谋,守护我东方帝国的安宁。只是,朝廷内外的事务繁杂,若大人有任何需要,本宫定当全力配合,共渡难关。”
太皓看向青鸾公主,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许与慰藉,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公主殿下深明大义,我太皓虽不再涉足朝堂,但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又过了一日,正值中午时分,太皓独自行走在大道上。就在这时,一位身形轻灵、面庞白皙的少年如一抹疾风掠过视线,径直来到太皓跟前,施礼道:“太皓大侠,贞正师父已在山野间的草庐恭候多时,特命小生前来相请。”
“贞正?”太皓剑眉微蹙,眸中闪烁着深思,贞正师叔平日里行事低调,若非武林大事或是生死攸关之事,绝不会轻易打扰自己。他略感惊异之余,口中犹疑问道:“师叔找我所为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