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诡异世界的科学证道 > 关于这本书写什么

关于这本书写什么

我一直想写一个以科学理论为力量体系设定的小说,却一直没有写。

如今网络环境开放,做科普视频的特别多,我发现很多科普其实是错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就比如一些经典的,流传非常广的错误——

1、“我们的世界是不连续的,长度和时间存在最小单位,所有长度都是普朗克长度的整数倍。”

实际上普朗克长度是世界不连续完全是两回事,现在物理学倾向于时空是连续的(能量不连续不代表时空不连续),万物的长度也不是普朗克长度的整数倍。

2、“双缝干涉的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擦除实验证明未来可以影响过去,因果可以倒置。”

实际上根本没这回事,就算有类似的论文,也是近百年前的原始论文了。因果规律是宇宙的底层规律,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能挑战它(哲学不算)。

3、“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细思极恐,光子知道你在‘观察’它,甚至宇宙都因为观察者而存在,你不看月亮,月亮就是一团没有坍缩波函数。”

槽点太多,节省篇幅就不吐了。

4、“量子力学中一切都由概率决定,我作为一个人,我的位置也是概率变化的,理论上说我有概率出现在月球上,只是概率非常小”

没有这种概率,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将微观粒子扩展到宏观物体太想当然了。一个人突然出现在月球上,至少违反能量守恒和光速不变原理。

5、“引力不是力,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的本质是时空弯曲,时空弯曲就像是铅球压弯了蹦床,质量小的珠子走过来,自然就围着铅球转了。”

过于糟糕的比喻,等同于用引力解释引力,对理解时空弯曲没有半点帮助。实际上就连“引力不是力,引力的本质是时空弯曲”这句话也是不准确的,现代物理学并不知道引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时空弯曲(广相)也不是引力的本质,它只是一种理解方法。

广义相对论没有解释引力来源,它只是用来描述引力的,而且只是现阶段描述引力的最好理论,实际上不知有多少物理学家对广相非常不满,量子力学那些天生喜欢打破规则的人就不用说了,包括那些研究广相的人,也成天想着谋反,想着挖爱因斯坦这个祖师爷的坟。当黑洞照片和引力波实验结果出来,完美契合广相的时候,除了这两项工作本身的参与者,研究广相,研究其它理论物理的科学家应该是想当失望了。

……

诸如此类,特别涉及到广相、量子力学,公众号总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有时候我便在想,不如写个关于科学的小说吧。

但科普注定是枯燥无味的,靠科普不可能支撑起一部小说。

我需要一个脑洞。

比如科学就是力量这种设定。

其实这也不能叫脑洞,早就有好多人写过了。

用科学解释修仙的。

用科学解释魔法的。

用科学解释武道的。

这里面一部分书写的科学都是科学知识,还有一部分书是自己发明了一些知识,作者称之为科学。

但我想写的是科学方法。

我这篇小说虽然是写科学的,但其实我不是神化科学,恰恰相反,我写的是科学的渺小。

或者说,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渺小。

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我想起了杨振宁先生的一段话——

“如果你问我是否存在一个人形的上帝,那我想是没有的。”

“但如果你问我是否存在一个规则化的神,那可能是存在的,因为世界的很多规律太过完美、奇妙,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你很难理解它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但我必须说明,我现在九十多岁了,我关于世界本源的认知,一直在变,在我年轻的时候,你如果问我有没有规则化的神,那我肯定说没有的,因为我那个时候年轻,充满自信。但老了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是难以理解的。”

先说明一点,杨振宁先生这段话,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他信神。

杨振宁先生说的神,是自然神论。

关于自然神论,我非常喜欢华夏道家的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但我不太喜欢一句话话——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