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野营物资
李凡这么一说,分拣的速度马上快起来。
老两口在这对铜钱里扒拉一会,挑出来十来枚长得不一样的铜钱。
有的个头特别大,有的质材一看就不一样,还有的没有孔。
李凡知道这样的铜钱肯定不一般,物以稀为贵么,有机会拿到市里去鉴定一下。
他把这几个特别的铜钱单独放起来,随后又一股脑的把没挑完的全都划拉进盒子里。
“算了不挑了,累眼睛,姥爷你们屋里这灯太暗了,改天我给你们换个大点的灯泡,这个也就三十度吧。”
“换那个干什么,费电,我们两个晚上早早就躺下睡觉,用不着那么亮的,晚上起夜有个亮就行,别花那个冤枉钱。
对了,你帮着朋友收这些东西人家给你钱么,别收的太多,人家说不值钱你再搭进去。”
还的是自己家人,关心的不是自己有没有赚钱,而是怕自己上当受骗。
“放心吧姥爷,一分钱都不会亏了我的,我多少还能从中赚点生活费,要是收的多了,上学吃饭的饭钱能赚出来。”
陪着老两口聊会天,看他们有些哈欠连天的,李凡就主动张罗睡觉,换做他不在这的时候,老人估计早就休息了,家里也没个电视机,他们眼神也不好,又不能躺在那看书,不睡觉还真没什么做的。
姥爷打开自己心爱的收音机,声音调小放到耳边,开始搜台子看有没有唱戏的节目。
李凡闭眼假寐,在空间中查看起来那几个长相特殊的铜钱。
其中有四个比指甲盖大不多少的铜钱,一枚上面写着光绪通宝,两枚写着大清铜币,这几个是实心的,中间没有孔洞。
还有一枚写着中华民国,并且还带有英文字母。
最显眼的就是一个直径能有三厘米的大钱,上面的字迹李凡也不认识,看样子像是装饰用的铜钱。
剩下的几个不是特别厚一些,就是一面刻着图案,或者中间的孔洞特别大。
具体价格不清楚,但是李凡有印象,好像光绪通宝后世的时候非常值钱,以前看过一条新闻,品相好的大约上百万的样子。
现在拿出去售卖的话,撑死几百上千的就了不得,那还得遇到合适的买家。
现在自己虽然缺钱,但是肯定不能卖,这东西留着,以后再市里能值一套房,如果卖了那无异于杀鸡取卵。
摆弄一阵之后李凡沉沉睡去。
天才蒙蒙亮,姥姥就起来烧火。
李凡也是起早起惯了的人,反正也睡不着,索性起来跟着老太太忙活、
也没什么事,就是帮着老太太去夹了两捆秸秆回来烧火,早餐也简单,弄点米饭,再把昨晚的剩菜热一下就好。
凑合一口之后,李凡就去自己家的房子烧火,才进院子,就看到刘波这小子爬墙过来。
看着架势不知道等了多久。
“没有大门啊,你没看看这墙上的砖头都掉了好几块么?”
刘波笑嘻嘻的把掉落的砖头又放回去,“这不就行了么,你爬墙来我家我不也没说啥、”
李凡无语,“这一早上过来干啥?跟我烧火么?”
刘波摇头,“不是,我在家都不干活,到你这嘚瑟个什么劲,你不是说要去马大爷他们家铁匠铺去做东西么,我这不合计没事,问你啥时候去,我好跟你去玩。”
“你小子能不能有点出息,成天就知道玩,帮我抬一筐玉米瓤子回来,这捆柴火烧完了把玉米瓤子堆上就走。”
刘波不情不愿的拎着土篮子出去给他干活。
两人忙活完就去村里的铁匠铺。
这也不是什么农忙时节,基本都在家呆着没事,铁匠铺没开没,两人只好进屋去找马大爷。
马大爷今年也五十多岁,脑袋上顶着地中海,正躺在炕头抽烟,屋里还有个傻小子再玩一个铁皮青蛙,看到来人眼睛都不看一下。
他老伴去世一年多,前阵子又办了一个后老伴,带着一个儿子,后老伴带着的孩子比李凡大一岁,有些傻了吧唧的,自己的亲儿子不想跟他们在一起掺和分出去单独过日子。
看到李凡过来他明显一愣,“李凡啊,快坐,有事么?”
“大爷,还真有点事情要麻烦你,你看看能不能帮我做点东西。”李凡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你要做什么东西?是家里用的还是什么?”
李凡简单说一下要做的帐篷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