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一个球形舱位于中间,而原本的主推进臂成了在球形舱外的上下端。球形舱外的固定环两侧是伸出的结构臂,上面则是两个可以旋转的辅助臂。
外形就是几乎与王尔古雷相似的放大版本,只不过两条旋臂的可动范围更大,水平面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同时垂直面上也可以大角度旋转,驾驶舱外的圆环甚至可以绕轴俯仰角度,这可是给了这个机型更大的机动能力。放大的机体长度达到了五十米,高度也达到了十六米,宽度更是达到二十米,单论体积来看比同盟的斯巴达尼恩还大不少,也就比帝国雷击艇小。
但是它的火力丝毫不在雷击艇之下,机动力更是远过——高效率的核动力引擎加上四条推进臂内储备的冷却/推进剂足以让它进行较长时间的战斗与航行,而主推进臂上没有装备任何武器,单纯就是两个微型核动力反应堆以及电离推进器与水槽,辅助旋臂各自从一台反应堆中获取电力驱动各自的两个辅助电离推进器,也有附加的推进剂槽,可以通过空心旋转环进行与主推进器之间的互通。
武器装备则是在驾驶舱下方的两个固定高能激光机枪以及每一条旋臂上的两门激光机枪两个多功能导弹舱与四门中子光束炮,而两条主推进臂的前端还装备了一些电子设备,主要的设备在球形舱内。由于体积足够大,球形舱内的驾驶员也能拥有足够活动的空间。空间大到能拥有一个卫生间以及可以放下座椅成为床的空间。
当然因此也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下救生舱,也拥有足够的储备可以等到救援——在宇宙中这才是最重要的。这玩意的飞行模拟训练只需要对王尔古雷的训练器进行少许修改就行,不少习惯了王尔古雷的飞行员只需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手。放大的体积带来的是载机量的下降以及船舰的改装——原本用于释放王尔古雷的舱口太小了,必须改大。
王尔古雷母舰现在不需要了,可以改成雷击艇母舰,现在雷米雷特舰队里只留下了一种母舰那就是突击艇母舰,同时可以配备两种战斗艇。他的这个设计还要通过评估,就目前来看还吃不准。
就在雷米雷特画图的同时,银河帝国那边的战况也过来了。埃希霍恩子爵舰队大约有八千艘,与一万三千艘的瓦列舰队对战居然不分胜负,而且一直掌握着主动权直到他撤退,巧妙地利用恒星布阵然后右勾拳让他给予了瓦列大约两千多艘的杀伤,自己损失了五百艘不到,最关键的是瓦列没能堵住他,让他轻易地跑了。
因此听说罗严塔尔舰队出动增援瓦列。
法尔肯海因舰队大约六千艘,他比较倒霉受到了增援抵达的米达麦亚舰队的奇袭,在坎普舰队跟米达麦亚舰队的夹击下,虽然造成了对方合计三千艘以上的损失,但是自己也是几乎损失殆尽,开着旗舰与少数舰艇逃跑了——他只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捉迷藏的时候没忍住跟坎普会战的诱惑。
而马肯森伯爵依托着游击战术,在鲁兹与梅克林格得到了毕典菲尔特舰队的增援之后,依旧牢牢地拖着这三个舰队在游行,寻机更是打击冒进的倒霉蛋——没错,说的就是毕典菲尔特。在演习室里,包括杨在内的同盟指挥官看着推演的画面纷纷笑了,可别说毕典菲尔特要是不直接面对他而是在旁观的话,这家伙确实蛮滑稽的。
毕典菲尔特的黑色枪骑兵直进,尝试从侧面绕过战线,然后发挥他卓绝的直线攻击力给予马肯森伯爵致命一击。没想到的是马肯森伯爵突然之间主动后退——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对峙的舰队里多数是伪装的模型,少数舰队急速后退,而真正的主力舰队启动,对于毕典菲尔特这个突出部进行了集火......
第四十一章 变化
第118节 第四十一章 变化
毕典菲尔特再一次落入了“陷阱”,他高速突进的前锋舰列之中爆发出了数不清的火光,这下毕典菲尔特又遭重了,在鲁兹与梅克林格迅速前进迫使马肯森撤退之前,他已经付出了三千艘以上的损失。一击建功之后的马肯森果断地撤退了,而三个帝国舰队也不可能分开来清剿他。
“喏,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变数,裙带关系的金毛小子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获得最高权力的。”雷米雷特宣扬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杨说这就是个几率问题,“四五千的高登巴姆贵族里也就出了这几个人,这成材率堪称悲剧。”确实是悲剧,即使是他们表现出来了能力,现在也已经无回天之力了。
高登巴姆家五百年来的统治早已经积累了数不清的怨恨,这其中就有那些贵族的绝大部分功劳,即使是领地上还有奴性深重甚至依托贵族为生的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