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就没必要让他们现在就进入回廊了,届时连杨都有可能会退出回廊,在回廊出口处布阵阻止帝国。“确实是很有气魄,将帝国内部没啥大用的要塞拿出来抵消伊谢尔伦要塞,我该说他是败家子还是果断的战略家呢?”杨威利此刻也在苦笑。
这种行为确实败家。
知晓了要塞的用途,说不得同盟也会尝试在回廊这里建造多个要塞,肯定是可以机动的那种——同盟都可以在海尼森轨道上建造巨大的船坞结构了,没理由造不好要塞。
雷米雷特跟缪拉的战斗持续了二十四小时之多,双方都有点儿精疲力竭——轮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最后以缪拉先一步撤退告终。缪拉在这场战斗之中丢掉了八百艘战舰这是完全被击沉的,而雷米雷特也付出了二百艘战舰完全损失的代价,“终究是缪拉麾下的将兵更为老练哪。”雷米雷特感叹了一句,前半段他比较占优势,但是之后就被缪拉逐渐扳回局面。
回到了伊谢尔伦之后过了四十八小时,雷米雷特接到了报告,“秃鹫之城的引擎启动了!”麻烦的事情果然来了,那两位帝国指挥官看来真的是下定了决心准备负起责任,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拔掉伊谢尔伦要塞这个点,一定要将伊谢尔伦回廊再度恢复成可以自由通行的回廊。
“真要同归于尽了,还得花大力气清理出一条航道呢,否则会被破烂堆满。”这个时候雷米雷特已经按照命令开始抢运伊谢尔伦要塞里值得带走的东西了——主要是一些贵金属什么的,工厂不可能拆除也搬运不走,所以完全无需考虑,所有缴获之后停泊在泊位的帝国舰艇统统要带走,之后就是一些重要的资材了。
杨确实已经有了放弃伊谢尔伦的想法,同时也已经向最高评议会发送了他对此的构想。
第五十二章 计划
第129节 第五十二章 计划
由于伊谢尔伦是只能自旋而无法移动,因此如果对方发动撞击战要同归于尽的话,事实上是不可能躲避的。所以当秃鹫之城出现在伊谢尔伦要塞的当时,杨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放弃伊谢尔伦很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向评议会发送了报告。报告很简单,列出了各种数据,希望评议会做好准备。
即使是放弃伊谢尔伦要塞,不代表同盟就输掉了这一战,因为代价是对方也要被破坏一座要塞。考虑到这座要塞已经可以进行机动了,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这座秃鹫之城就此跟伊谢尔伦一起毁灭——免得这玩意出现在进攻同盟还没有完备的费沙防线的战斗之中。如果能消灭秃鹫之城保留伊谢尔伦,杨也说了他会努力尝试的,但是建议做好失去伊谢尔伦的准备。
军事就是军事,虽然是政治的延续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评议会可以开始做好失去要塞的宣传,同时做好在回廊出口作战的准备,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回到要塞还没建立的时代,也就是730年党的时代。而杨也提出了同盟可以着手建设自己可以进行瓦普跳跃的中小型要塞,终究这种东西在作为前进基地的时候还是有用的。
雷米雷特的舰队现在是注水舰队,一下子膨胀到接近两万艘,加上后勤舰只与辅助舰只的话达到了三万五千艘之多,然而战斗力嘛......除了旗舰分舰队大约五百艘之外,其余的分舰队战斗力直接归零,人手极度分散都去开船了,事实上雷米雷特等于是脱离了这一战。
旗舰分舰队断后,而其他舰艇在阿尔贝雷希特参谋长的指挥下,三位分舰队司令编组之后正在逐步脱离回廊,而杨的舰队跟雷米雷特的旗舰分舰队出击布阵,准备阻拦任何帝国军可能的突袭——这可是从背后攻击,一旦被突袭的话损失就惨了。秃鹫之城在加速,而雷米雷特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驾驶突击艇,将上半部的电磁炮模块替换成重型热核弹头反舰导弹,利用体型的优势突破敌阵,炸掉加速的瓦普引擎造成对方加速的偏航,说不定可以让伊谢尔伦要塞有机会摧毁秃鹫之城。”这个提议等于是将雷米雷特自己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杨威利本来不想批准,但是评议会还是要求他尽可能地保留伊谢尔伦要塞。
因为在政治宣传上,失去要塞对民众的安全感是个打击,对于现政府的支持率是有影响的,所以不到最后他们都不能让杨放弃要塞,但是允许他做出“合适”的准备——总之,最低限度是绝不能让帝国军重新夺取要塞,而且必须摧毁秃鹫之城。评议会的特留尼希特委员长当然也非常清楚一座能够进行瓦普跳跃机动的要塞有多可怕。
说不定还能改写战争的形式——双方建设能够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