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什么干部最舒服?乡干部是喝出来,村干部是打出来的,这句话在张恒看来,非常合适,
最起码对于这个年代,桃源村这边情况是如此,虽然那一段乱子已经结束有几年了,
但是很多人应该还都心有余悸,位置越高,越是小心翼翼。平时跟不熟悉的人说话也要带上一副面具。
远不如乡干部村干部这肆无忌惮,粗俗不堪,特别是村干部,那是会真的冲上去干仗的!
张恒的老爸只是个普通工人,但是他在城里面有众多战友,在很多部门有门路,
而且也有当官的亲戚,自己还是工厂里面一个非常闲散而又不能缺少的的电工,
所以他混的还算比较开,不一定能成事,但一定能够坏事,
他的一个战友在粮站管仓库,有些人家里孩子多,定量的粮食不够吃,没条子是买不到粮食的,
这战友看人家确实没得吃,挺可怜的,就暗示人家写个假条子,再打点一下,就可以买粮食,当然,他自己可能也趁机手上落了一点,
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只有粮站的小领导损失那点权威,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他心安理得,吃酒之余就和老爸吹起了牛,当然听到的也有其他人
然而,吃亏的一方就要追究,但是没有证据,而且这个条子也不好追查,写条子的都是领导或者领导的亲友,
你怎么能拿这个条子去问领导?“领导,这个条子是你写的吗?”
领导就会说:“我不记得了,也可能是我练字的时候随手写,写完就丢了,怎么会在你手里?有什么问题吗?我犯错误了吗?”
你会怎么说呢?所以领导那边这线索是断了,于是,办案人员就找到了张恒老爸,又是电话又是信函,通知他去公安检举揭发某人,要不然就与某人同谋!。
张恒老爸一看,这不能啊!这是我的战友啊!我怎么能做背后插刀的事情?于是干脆跑回乡下躲起来!
警车就辗转追到那桃源村张刘庄,还没进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
这时姓张的不能出面,于是姓刘的就开始出动了,在横山大伯的指挥下,警车被人引到偏僻处,翻倒在河沟里,
也有传言说是被砸了,但是警方的话说是驾驶员不小心翻倒河沟里,
事后,老爸在副县长表哥的陪同下,又在某位任职公安副局的战友陪同下,向办案的人进了两杯酒,事情就结束了,那位粮站的战友也查无实据释放了。
这件事情直接树立了张恒老爸在战友中够义气、敢担当的形象,同时老爸与横山大伯的交情,由朋友升级为兄弟!横山大伯获得了张刘庄张姓的支持。
……
张恒看着老爸和横山大伯坐在河边吹着牛,自己也在回忆中回到现实,
这个年头人们朴实而不失血性,注重亲情义气,在乎名声,对于利益的追求,却只是为了吃饱饭,
张恒打断他两人的吹牛:“爸爸,妈催你回家呢,你看你回来也不陪妈,就知道自己喝酒!”
横山大伯听到张恒这么一说,惊讶到:“这二姑娘可以啊!人不大,这话说的在理!启方,要么咱们定个娃娃亲吧!你看我家三丫怎样?”启方是张恒老爸的名字,
张恒小时候有个外号叫二姑娘,只因当初老妈生他时以为会个个女儿,准备的衣服都是女孩的衣服,索性小时候三四岁的时候都是扎着辫子!
张恒老爸还没说话,张恒就说道:“大伯,你家三y学习可好了,以后是大学生要嫁到城里去的,你老了,要跟着她享福的,你可别喝多了说酒话,明天又不认帐!”
横山大叔听了不要哈哈大笑,张恒老爸听了以后也觉得儿子说话很有道理,会说话,也得意的笑着,不过,两人经过张恒这么一说,倒也是准备结束吹牛,
“那回去睡觉呢,明天继续。”
互相道别,各自回家,老爸回到家喝完一杯老妈递过来的温水,就忍不住说起刚才儿子的话语。
老妈就跟老爸说着,儿子好像懂事很多了,这几天总觉得像个小大人一样,老爸听了这话,想想儿子懂事了,住在一个屋子里,原本活泛的心思也降了下来,只得安心的睡觉。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星期天,张恒一大早就起来坐到房屋东山头,搬到凳子,假装读书写作业,实际上是在闭目暗自修炼,
东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