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以牛羊肉为主食。
那是大部落中肆意压榨部众的族长和头人才有机会干的蠢事。
别看游牧民族每户都是牛羊成群,可是你细算起来,去掉上交给领主的贡品。在人家的地盘上放牧,肯定是要交租金的。
再留下足够繁殖的精壮公母牲畜,这就好像农耕的汉人饿死不吃种子粮一个道理,这些牲畜是无论如何不能杀的。
还要有一些是用来与汉人或者其他人用来交换别的生活必需品的。
真正可以让他们可能宰杀吃肉的其实并没有多少。
他们的主食只能是牛羊的副产品,也就是奶制品。
早上,饱饱的吃过加了羊奶的稠稠的粟米粥之后。
李南李光北和两个出大汗部落的青年,带领一群由老人、壮年妇女和半大孩子为主体的一群人,赶着牛羊去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上放牧。
独孤刘继祖给了李雄一大块一百多亩的土地,让他们一群人自己耕种。
租金就用香皂来抵,他们不需要再额外付出,所以此时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一百多亩,听起来不少,平均下来每人也能分到一亩多的样子。
可按照当时的种植条件。粟米,也就是小米,亩产达到现在的二百斤就是丰年了。
每人一天按照一斤小米的食量,两亩地大概就够一口人一年的吃食。
可是,这一块土地上的产出,还要供给牛羊,他们的食量最少是人的三倍。
这还是粟米杆算是谷草,牛羊拿它作饲料营养价值足够,不会掉膘。
如果是用普遍认为的稻草类植物来作饲料,那就要另外给牛羊加食小米、黄豆等饲料来增加营养。
如果是打仗用的好战马,一匹马的食量相当于六个人,还要喂鸡蛋、食盐等等才能保证战马有足够的体力。
小米、黄豆等等更是不敢少给。战马远比人精贵!
这样算下来,划给李雄的那块看起来挺大的土地,根本无法养活李雄他们这几十口人。
所以他们需要精打细算,一点都不敢浪费那块土地上面的任何产出。
现在赶着牛羊去吃那块土地上的植被,等一个月后天气回暖,就要着手耕种了。
一大群人因为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所以都带着水囊和干粮,干粮就是炒熟的小米。
还有装粪的大皮囊,牛粪可是他们的主要燃料,在草原上可是家家都不会舍弃的珍贵生活物资。
这样一大群人,出了庄园之后,和独孤刘十一派来监视的人汇合了,一起向着那片属于他们的土地出发了。
独孤刘十一派来监视的人,借口的说词,是怕他们不小心越了界,和其他人发生矛盾,所以他们的活动都要有人陪伴着一起。
对此李雄毫不在意,还热情的邀请那些人到庄园里和他们一起吃饭。
一开始那些人都推辞,后来李雄再邀请,他们也就毫不客气的同意了。
应该是接受到了来自独孤刘十一或者独孤刘继祖的授意。
他们只有和李雄这群人打成一片才有机会接触到制造香皂的方法,所以才故作亲近。
这一个月以来,李雄给独孤刘继祖做出了二十块香皂。
颜色与之前那块差不多,上面还有刻花,但味道有些差别,不是松木的味道,而是淡淡的药香。
李雄说是因为原材料的不同,每次的成品会略有不同,等试过几次之后,就会有稳定的品质了。
对此独孤刘继祖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尽快稳定品质。
因为他决定还是把这种好东西上贡给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
庄园里李雄是不是急三火四的在给独孤刘继祖赶制香皂,庄园外负责监视的人并不知道。
他们也不敢冒然进来打扰李雄,李雄也不会当着他们的面制作香皂。
而庄园里面的出大汗部落的其他人对此也是一问三不知,毕竟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很少。
傍晚时分,早上出去放牧的一群人准时的回到了庄园。
负责监视的人并没有注意到,回来的人比早上出去的人少了一个。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出来。
在独孤刘继祖给李雄的那块土地上,一处背风的灌木丛中。
一个半大孩子正在帮三个年青人往马背上的皮囊中装东西。
有粟米、有肉干、有盐块还有很多药材。装完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