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拓跋家的小叔子来迎接慕容家的小舅子,无论是从辈分还是身份地位来看,也算是旗鼓相当,不为失礼。
而作为此地地主的独孤刘继祖,在迎接的队伍中,则是尽心尽力、小心谨慎、毕恭毕敬,很怕有一丁点儿的错误给人家挑出来。
要问他为什么这样?还不是因为心里发虚!
拓跋什翼犍为什么没有亲自来迎接他的小舅子?那是因为他的家里出了大事了。
拓跋什翼犍的女婿,世居凉州的匈奴铁弗部首领左贤王独孤刘务桓死了。
继首领左贤王位的是独孤刘务桓的弟弟独孤刘阏头。这个独孤刘阏头一直和秦王符健眉来眼去的。
要不是去年符健突然死了,继位的符生喜怒无常胡乱刑杀大臣,这个独孤刘阏头恐怕早就投奔符秦去了。
这种关键时候,拓跋什翼犍怎么可能放任独孤刘阏头自由自在的在那里称王?他借口看望女儿,带领大军前去吊唁女婿。
独孤刘阏头家和独孤刘继祖家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当初独孤刘继祖的先人就是被这一支匈奴人俘虏的。
而在后来这支匈奴人没落后,也以独孤为姓,流落到了西部的凉州,落地生根。
独孤刘继祖虽然和他们既没有血缘上的关系,又再没有联系,但因为都是姓独孤刘,代国的其他人可不会那么愿意区分他们。
这时候在高凉王拓跋孤面前,他要是不夹着尾巴做人做事,那就真的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
在拓跋孤刚来到他的封地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把十块香皂作为礼物献了上去。要知道这可是李雄一个月的产量啊!
(三十八)决裂
他原本是打算进献给拓跋什翼犍和慕容皇后的,因为那样对他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
但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再强调利益的时候了,能不能保住性命才是关键。
可是独孤刘继祖心里还是存着一丝侥幸的。
因为他在听说了独孤刘务桓死讯,继位的独孤刘阏头有投靠符秦的举动之后,着实是吓得不轻。
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讨好来此地迎亲的高凉王拓跋孤,以保住全家的性命。
心绪不宁的时候,举止就有些失措,在把李雄李天骄召来询问能不能制造出更加让人眼前一亮的香皂的时候,就把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而李雄听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却告诉他不用担心,他独孤刘家不会因此事受到牵连。
李雄给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草原上兄弟闹分家,即使自己人打仗的时候恨不得杀了对方。
而一旦自己分家的兄弟被外人杀了,那另一方却一定要带人去给分家的兄弟复仇的。
因为复仇的号召力是难以想象的强大,打跑了外人之后,死去兄弟留下来的土地族人却是实打实的自己收获的财富。
复仇是虚,获利才是实!
这一次要是拓跋什翼犍真的把他独孤刘继祖全家都杀了。那独孤刘阏头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带领所有族人背叛代国投靠秦国了,因为代国容不下他们独孤刘家。
然后还可以借口复仇,挑起秦国和代国之间的战争。
相反,如果拓跋什翼犍不计前嫌,仍然善待他独孤刘继祖,那能够真心实意跟随独孤刘阏头反叛的族人也就不会有多少。
掉脑袋的事,任谁都要思量一下投入和回报的比率。
听李雄这么一分析,独孤刘继祖登时心里悬着的石头就落了地,再也不似之前那一副热锅上的蚂蚁的样子了。
给了李雄不少赏赐,吩咐他回去赶制更多香皂出来。
所以独孤刘继祖虽然仍然是毕恭毕敬的在接待燕国上庸王慕容评的过程中忙前忙后,但心里已经没有多少恐惧,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高凉王拓跋孤这个小叔子并没有对上庸王慕容评这个小舅子隐瞒代王拓跋什翼犍去匈奴铁弗部平定可能出现的叛乱的真实目的。
他这么做是示弱也好,示好也罢,反正慕容评不可能去凉州那么远的地方找他姐夫。
所以尽管对拓跋什翼犍心有不满,慕容评也只能在独孤刘继祖的地盘吃喝了几顿,和拓跋孤约定好了拓跋什翼犍迎娶新娘的时间,就带着人往回赶。
前线战情紧急,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里。
可是当慕容评刚离开代国土地踏入燕国地界的时候,就被十四家部落族长拦住了归途。
这十四家部落族长倒不敢阻拦慕容评的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