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时辰就能拿下太宰府。更何况我们还师出有名!”管家兼头号幕僚贾秀轻声附和道。
“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府兵,那这一仗只能说是五五之数。”看了一眼面有不解之色的贾秀,慕舆根解释道:“这不是我和太宰之间的私斗,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是师出有名。我慕舆根身为太师,奉天子手诏,诛杀谋逆之臣。如此名正言顺之事,怎么能不调天子禁军?”
“领天子禁军的是护军将军傅颜,他可是太宰的人!”贾秀失声惊呼,声音因为着急而有些嘶哑。
“不,傅颜不是太宰的人,他是天子的人,或者说他是先帝慕容儁的人。”慕舆根作为三朝元老,对大燕国的很多将领都知根知底,清楚他们的出身来历,发迹的经过,自然也就知道他们到底忠心于谁。
“你拿着天子手诏调兵,你说傅颜会不会奉诏?”慕舆根拈须微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他一定会奉诏讨逆的!”
“府中精兵我只能给你二百,再多恐怕傅颜会心中生疑。这二百精兵只是辅助于你,你手中有天子手诏,到太宰府讨逆的事情自然由奉诏的傅颜带领天子禁军去做。”
说到这里,慕舆根喜上眉稍,“太宰府中的五百精兵,必然要给阿六敦带走大半。阿六敦是聪明人,只要他缓上一时半刻,你那边以快打慢,一时半刻足矣决定大事。”
“太师算无遗策,今夜必能马到功成。明日起,大燕国就再也不会有反对太师的声音了!”贾秀一脸崇敬的说道。
“也不尽然,年纪越大就越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即使谋算的再是周详,最终还是要看天意。天意在我,我做周公;天意若不在我,则一切休提!”直到此刻,慕舆根的脸上才第一次有了一丝忧色。
对于慕舆根最后的不详之语,贾秀自然就当没有听见。以这次的事起突然,有心算无心,再加上有天子手诏,赢是理所应当的事,想要输真的很难!
当天夜中,当守卫皇城的护军将军傅颜看到贾秀拿出来的盖有天子玉玺的诏书时,也是将信将疑。但诏书中写得清清楚楚。
“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吴王慕容垂若有异动,太师慕舆根凭此诏书有便宜行事之权!”这就不由得傅颜不听从调令。
当初慕舆根要领军北返驻守龙城之时,为了防备邺城的慕容家兄弟有不臣之心,让慕舆根可以牵制慕容家众人,可足浑皇太后才以天子的名义给了太师慕舆根这份诏书,她觉得慕舆根这位三朝元老是值得她信任的。
决定驻守龙城之事再议之后,这份诏书并没有及时收回去。
护军将军傅颜手里握有两万禁军用来守卫皇城。这两万禁军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来镇守京城也已经足够了。毕竟只是用来震慑京城内的文武百官。
除非有足够数量的官员联合起来一起作乱,那样他们的府兵数量合在一起才能和禁军抗衡,要不然,禁军可以对任何一家的府兵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既然有盖着天子玉玺的诏书,那傅颜就不能不有所行动。他点齐了五千禁军,在贾秀的带领下,前往太宰府捉捕太原王慕容恪。
太宰太原王慕容恪此时正在书房中看着各级官员的奏章和邸报,太宰总揽朝政,全国的大事小情他都要操心。真要想把所有事情做好,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听家人禀报说统领禁军的护军将军傅颜带着人堵在了家门口,他的眉头就是一皱。
“这是要搞什么?”
整理了一下衣衫,吩咐家人打开侧门,他要会一会傅颜。看看傅颜半夜来他家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时期的很多高门大户家虽然都有正门,但一般都是不开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接圣旨,办红白之事等等。
主要就是嫌麻烦。正门都和城门一样有门栓,开关一次很费劲儿,所以平时能不开就不开,进出都走侧门就行了。即使官员的级别够高,有百八十名的护卫人员,也是走侧门。
这次傅颜带着五千禁军来慕容恪的太宰府上,他可没有让手下把太宰府给包围上。不是他不想,是人手实在不够用。
太宰毕竟是百官之首,慕容恪为人再是谦逊,他的府邸占地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