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太原王慕容恪此时插话问道。
过了半晌,就听屏风后面一个气哼哼的声音说道:“谋逆之罪,在十恶之列,太宰掌国家刑律,应该知道如何处置吧?”
“只是一面之词的密奏,太后就已经定了吴王的罪,换成是本王,恐怕听到消息之后也会立刻出逃,因为根本没有申辩的机会,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太后这样给吴王定罪,似乎过于草率了!”太原王慕容恪争辩道,大概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牵动了胸口的旧伤,慕容恪的左手不由得抚上了右胸的旧伤处。
没有理会屏风之后可足浑皇太后那因为愤怒而发出的粗重的喘息声,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继续说道:“即便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吴王有谋逆之心,吴王的家眷也不能擅动,除非把吴王捉回来,一起来个斩草除根,这样才能不留后患。做事留一线,将来自己才能有后路容身。”
“那就赶快派人去追!”屏风后的可足浑皇太后这时候发出了一声怒吼,不仅是坐在她前面的小皇帝慕容暐被这怒吼声吓了一跳,就是殿中的几位大臣也是吓了一跳。甚至远远的站在殿外的宫女和内侍,听到这个声音,也都不由得又往远处挪了挪脚步。
见可足浑皇太后对慕容垂的杀心恨意如此之重,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心中原本还想劝解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了。一股悲凉之意从心底涌出,慕容恪不禁抚着胸口,咳了起来。
“不管是杀还是不杀,能让吴王回来更好。”慕容恪一边勉强压制着咳嗽一边说道:“皇甫司徒,劳你亲自走一趟,去把吴王请回来。”
皇甫真不愧是四朝老臣,这个时候并没有因为夹在皇太后和太宰之间而摇摆退缩。他朝着大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和小皇帝慕容暐两人的方向分别行了一礼,朗声说道:“为君分忧,何劳之有!老夫这就去把吴王请回来!”说完,抬脚就向殿外走去。
皇甫真心里很清楚,大燕未来如何,全看慕容垂是不是能够回来了。他和鲜于亮老了,又是汉人,许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而慕容家的这些人,真正“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除了太宰太原王慕容恪也就是吴王慕容垂了。
慕容恪上次受伤之后,就已经有意的在扶植慕容垂将来主政了。现在吴王如果离开了大燕,未来大燕的前景,皇甫真并不看好。而太宰慕容恪之所以派他去追慕容垂,就是想用他四朝元老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慕容垂给请回来。
只要慕容垂能够回来,他和慕容恪就有办法保住慕容垂。绝不会让可足浑皇太后恣意妄为。
看着皇甫真脚步匆匆的走出大殿之后,太宰太原王慕容恪深吸了一口气,平缓了一下急促的呼吸,又对着小皇帝慕容暐说道:“请陛下下旨,整军出发,攻取洛阳。”
慕容恪的话,让殿中剩余几人都吃惊不小,一齐把目光都看向了他。
“自古亡国者,皆始于内乱,少有亡于外敌者。吴王之事,瞒不住的。无论吴王是否追得回来,苻秦和江南晋室都会知道我燕国内部不靖。”慕容恪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八十七)兵发洛阳
“与其待其日后来攻我大燕,不如我们先出手,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燕军队的赫赫威风。让他们知道,无论何种情况下,我大燕都不是能够任意欺辱的。”
慕容恪的意图,殿中几人都听得很明白,越是弱,就越是要示敌以强,大燕国现在内忧外患,国势早就不及当年强盛。
但纵使是病虎,也要向外露一露尖牙利爪,吓一吓敌人,给自己养病,争取一些时间。
“太宰,此次用兵,需要多少人马,何人为主将?”小皇帝慕容暐是个聪明人,慕容恪的用意,他也是很明白,这种不需要再浪费时间争论的事,他直接就会定下来。而他不认可的事情,才会让下边的人去争论,最后由他决断。帝王心术,炉火纯青!
“精兵五万即可,多了徒增损耗。我亲自领军。”说到这里,慕容恪再也忍不住了,噗的一声,一口鲜血喷出,苍白的脸色立刻变得蜡黄,整个人向地上倒去。
一旁的太师上庸王慕容评急忙伸手抱住慕容恪,这才没有让当朝太宰直接摔到地上。
小皇帝慕容暐一边高喊着:“传御医!传御医!”一边和大司空阳鹜急忙上前来查看慕容恪的情况。
距离慕容恪受伤的时间过去才不过两个多月,外伤看似好了,内伤其实并未痊愈。
而且慕容恪操劳国事,根本不可能真正的安心静养,现在因为慕容垂被逼走的事急火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