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说到这里,桓温和郗超都情不自禁的又是一声叹息。
司马家的确是一点好事都没干过!虽然这些和大长公主都没有关系,但在大长公主面前,两人还是不自觉的英雄气短!
……………………
桓温的夫人司马兴男,是先皇帝司马绍的女儿,封号南康郡主。是当今皇帝司马丕和前一个皇帝司马聃的亲姑姑,是再前两个皇帝司马衍和司马岳的亲姐姐。换句话说,桓温是当今皇帝司马丕的亲姑父。
司马家的男人一个赛一个的短命,一个赛一个的弱智。可司马家的女人却身体智力都不一般。南康郡主琴棋书画诗酒六雅样样精通,甚至弄起刀枪箭术,桓温都要避其锋芒。所以外边有传言桓温惧内。
前些年桓温西讨巴蜀,灭了割据中原的李氏成汉。当时的成汉之主李势有个女儿十分漂亮。作为战俘,桓温就把她收做了小妾,这种事情在战乱之时很是平常。
因为事先没有和南康郡主说,所以得胜回府之后,就先把她放在了书房,想等待机会和南康郡主说过之后再让她正式现身。
可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有一天桓温出外办事,南康郡主就拿着刀要去杀了这个新纳的妾氏,给桓温一个好看。
但当南康郡主看到李氏那柔弱的身姿和因为亡国而凄婉的面容,顿时怜爱之意从心头升起。而李氏见南康郡主拿着刀气势汹汹的样子,不但不惊慌,反而一心求死。
南康郡主抱着李氏说道,“妹妹你这个样子,我见了都心生怜意,何况那个老东西。以后有什么需要就和姐姐说,有我在,没有人敢欺负你!”
这就是后来的“我见犹怜”。
对于这位夫人,桓温是尊敬多过爱慕,所以虽然膝下子女众多,却没有一个是南康郡主所生。
…………………
郗超说道:“能请得南康大长公主出马说情,看来谢安石已经无计可施了!”
桓温此刻却凝神不语,过了一会儿方才说道:“为防谢安石一意孤行,稳妥起见,需派人在要隘处设法拦截。我们尽量做到最好,剩下的就看他慕容家战力如何了。
………………
江南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农业以水稻为主,而且多地是一年两熟。这与关中种麦、辽东种粟,且只能一熟有很大区别。
北方人辛辛苦苦一年劳作,老天爷稍稍有点不高兴,一家人就要饿肚子。而江南则不同,广种薄收,都不会挨饿,实在是老天养人。
而相应的,北方人为了填饱肚子,也为了活着,国家一旦有所征召,都很积极。大燕先帝慕容儁生前最后一次天下征兵,统计上来的数量是惊人的一百五十万。
而江南各世家子弟,出仕做官太过容易,互相吹捧提高一下知名度就行了。这就养成了他们重文贱武的行事作风。
再加上先有王敦之乱,让晋室朝堂提防了世族门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后有苏峻之乱,让晋室朝堂和各个世族门阀提防了流民聚众的可怕之处。
至此,江南虽然人口几百万,但晋室在册的兵员,一共也不到三十万,当然这不包括各个世家门阀的私兵。
除去驻守各处险关要隘不能动用的兵,能够随时调动的也不过一掌之数。
(九十三)谢万郗昙
洛阳守将陈祐的告急救援文书,经过朝堂众大臣的九龙治水一番扯皮之后,消息再辗转送到选出来的援军主将西中郎将、豫州刺史谢万手里的时候,距离陈祐发出文书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
谢万接到朝廷的诏令之后,当即下令:“救兵如救火,立刻整军,两日后全军出发!”
谢万的侄子谢玄,年纪才十八,刚被谢安派到谢万这里帮忙,他出言相劝道:“两天时间太紧迫了,大军的粮草营帐等物资都来不及清点统计,还是等随军物资准备好之后再出兵才稳妥!”
谢万虽然很看中自己的这个侄子,但还是没有听这个孩子的建议。驳斥道:“兵凶战危,时不我待!两日后发兵洛阳,若有不从号令者,军法从事!”
谢玄见叔叔不听劝告,也无计可施,只能在一旁默不作声。
江南多雨,谢万接到诏令的第二天开始的蒙蒙细雨,一直没有停歇的意思。谢玄见天气不好,又向谢万建议道:“天雨路滑,实在不利于行军,不如等雨停之后大军再出发?”
谢万看了自己的侄子一眼,心中想道:“毕竟还是个孩子,遇到点困难就有退缩之意,士兵上阵杀敌,岂能因为一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