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35章 (一百零三)铸钱

第35章 (一百零三)铸钱

(一百零三)铸钱

于是汉武帝下令收回诸候国和私人的铸币权,统一由中央王朝铸造钱币,这样全国的钱币就一个样式了。

这个行为按理来说对老百姓是好事,但却没有考虑到流通成本和运输成本。

北宋产生的交子,就是因为蜀中缺铜,所以自己铸造了铁钱。但铁钱太重,携带和运输都不方便,交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统一的中央王朝可以不惜成本的把象征自己实力和权威的铸币向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尽情的流通。可偏安一隅的政权铸币很多时候是逼不得已。

对于是否要铸钱,姜恬举棋不定,所以他想听听慕容麟和刘详的意见。

毕竟相对于陈庸和马阙那些人,这两位政治人物能更多的从他们的视角考虑问题。

刘详是明确表态支持铸钱的。

而慕容麟却在犹豫,他觉得铸钱是一个政权证明自己实力的象征。姜恬现在还没有确定政权,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和山大王差不多,现在铸钱,有点师出无名。

姜恬也在犹豫。他当年学习的关于金融的知识,基本上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他也想用铸钱的方式搞乱其他几个政权,但这种方式要有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为框架才能玩的开。如果游戏的参与者动不动就用武力修改游戏规则,这个游戏恐怕就玩不下去了。

而在现在这个乱世,除了个别背景强大的商队,基本上是没有人经商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交通不方便,各国常年打仗,不但不修路,甚至还故意毁坏已经修好的路,目的就是增加敌人进攻的难度以自保。

而经商的利润再高,也没有拦路抢劫这种没本钱的买卖利润高。

想要靠商队的流通把铸好的钱向其他几个政权流通过去,可能性不大。

而因为铸钱把自己过早的暴露出来,万一引起其他几个政权的觊觎,人家联合起来打自己,自己恐怕要弄巧成拙,引火烧身。

这几个问题没想明白之前,姜恬是不想铸钱的。

但为了让刘详更有成就感,进而安抚住他,姜恬还是决定让他去负责铸钱,要求是按照旧的五铢钱制造母范。成品质量只能比旧的高,不能低,要让所有人看到新铸的钱就觉得物有所值。

在不能用政治手段和政府信用做背书的前提下,只能突出货币本身的价值。

而铸出的钱,姜恬准备到其他国家购买粮食。

现在的粮食,丰收不是问题,问题在储存。

储存技术的高低甚至能够决定一个政权存在的时间。

代国虽然学习汉人的风俗习惯,但他们并不擅长粮食的储存。

这几年大丰收,他们因为无法解决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损耗过大的问题,用大量粮食酿酒,做成了烧刀子。

一旦有几年天灾,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去拯救灾民于水火。那他们的政权就会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所以姜恬还是想试一试金钱的威力。

至于刘详能不能把铸钱这件事情办好,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诸如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监守自盗等等问题。姜恬完全不介意。

因为这座铜矿姜恬本来就没有想这么快开采,既然刘详要开采,那就随他去折腾。借这个机会,姜恬也能够观察一下刘详的能力和他到底有几分忠心。

如果事情办得好,应该给的奖励姜恬一样都不会少,甚至会更多,这是对于初次合伙做生意的同伴付出的劳动应该给予的回报。

只有这样生意才会越做越大,对合伙人刻薄甚至欺骗的人,生意是做不大的。这是姜恬前世在生意场上的经验总结。

如果刘详没有把这件事办好,那姜恬更是可以在敲打刘详一番的同时,顺手把铜矿的相关事宜全都接手过来,到时候再按照自己的心意打造一支相关队伍,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确定了让刘详去全权负责管理铜矿的开采和铸钱之后,姜恬转头对慕容麟说道:“贺麟,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劳烦你去做。”

慕容麟望向姜恬的目光之中满是感激之色。他向来以鲜卑身份为耻,所以内心一直都是以母亲的汉姓为自己的正统姓氏。

贺麟,才是他自己真正认可的名字,今天还是平生第一次被姜恬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出来。所以颇有些激动。

“新归来的汉民在高句丽居住的时间比较久了,对中原的大汉文化还记得多少,谁也不能确定。所以我想在安置他们的这段时间里,请你去给他们讲一讲我们的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