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47章 (一百三十九)出其不意

第47章 (一百三十九)出其不意

听了好侄儿慕容宇的汇报之后,太师上庸王慕容评也觉得这个事情不一般。赶忙又派人把范阳王慕容德叫了过来。三个人当面把这个事情一分析,就基本上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这种事情他们当年也经常做。他们鲜卑慕容家族起家就是靠得这种没本钱买卖,打家劫舍嘛!可慕容德手下的幽州兵,竟然敢把慕容德治下的所有世家大族、富户豪强都抢了个遍,这就非常可怕了。与造反无异!

十万官兵,即使要处理他们,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所谓法不责众,就是因为很多局外人不看事情的起因和过程,他们只看结果。而结果就是有十万官兵被处理了。

这要是被驻守在其他各个地方的官兵知道,他们只会同情这些被处理的官兵。到时候犯了众怒,还怎么带兵打仗。从古至今,有多少犯了皇帝都无法容忍的罪责的领军大将,最后逃过了责罚。

远的有口碑最好的皇帝,东汉光武帝刘秀,他部下开国大将,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的舞阳侯吴汉,攻占陇西之后又攻占巴蜀,就是成语“得陇望蜀”。

在已经攻下巴蜀,敌军已经投降,吴汉大军已经进入成都城的三天之后,下令屠城。气得听到消息的刘秀下诏书严辞斥责:“孩儿老母,口以万数,闻之可为酸鼻……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可等到吴汉得胜归来,刘秀却是再也没提吴汉屠城的事,一点责罚都没有。因为不能伤了得胜将士的军心!

近的有前赵刘渊部下大将刘景。在最初刘渊起兵称帝时,刘景在打败晋将王堪之后,把王堪驻守的延津的三万多男女扔进了黄河淹死。

刘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大骂道:“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可后来刘景做了前赵的太宰,封为上洛王。

为了顾全大局,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向前看,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在三人计议之后,范阳王慕容德派亲信火速赶回到蓟城,他要了解一下他的幽州被这十万官兵糟蹋成了什么样子。那些世家大族和富户豪强会不会还安心的留在他的治下。

而这十万官兵,绝对不能让他们留在邺城。这些不安定因素,最好把他们消耗在两军阵前。

所以范阳王慕容德担任先锋官的愿望得以实现。太师上庸王慕容评命他带着他这十万幽州部下,率先通过淦口陉,进入秦国。

(一百四十一)生死纠缠

秦国并州刺史张平,前几天刚收到养子张蚝被俘斩于秦函谷关前,正伤心的不能自已。现在又收到了部下征西将军诸葛骧传来的燕军数万通过淦口陉突入并州,势不可挡,请张平火速救援。

大秦天王苻坚生死不明,坐拥并州壁垒一百三十八座的张平原本就想自立为王,只等哪天找人借口,把自己那个能征善战、勇猛无比的万人敌养子张蚝叫回来。有了张蚝的助力,自立才有底气。

可噩耗一个紧跟一个到来。刚有养子张蚝被杀的消息传来,这又有燕国大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传来。自己本来对苻坚就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这个时候就更不可能为了一个死鬼尽忠了。

自己手下的兵将,都是自己拥有高官厚禄的资本,为已经乱成一锅粥的秦国消耗在与燕国的征战当中,实在是不划算。思来想去,张平决定与燕国谈一个好价钱,率领并州一百三十八座壁垒向燕国投降。

……………………

“燕国三十万大军已经进入关中,所过之处守关之将皆望风而降,燕国大军已经逼进京兆七郡。”

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猛的心都快凉了。大秦已经是树倒猢狲散,各地守将不听号令,各处保存实力,现在能够率领大军抵抗燕国大军的,寥寥无几。

为今之计,只能是自己带领那支新军,做最后的努力了。可慕容垂,自己要不要带去呢?不带去,担心他在长安成为内应,带去,又担心他在阵前倒戈。

想来想去,王猛还是决定带上慕容垂,但是把他跟随他一起来的亲兵的两个儿子都留在了长安,只让慕容垂孤身一人跟着他,带领之前招募的新军一起向东,去迎战燕国大军的到来。

王猛知道自己的这支新军不能和燕国大军在开阔的平原上进行大规模的对战。因为自己这边新军成军的时间太短,对点阵队列还都不熟悉,如果是大规模的正面做战,自己这边很可能还没有开战,就会自乱阵脚。

所以他才急急忙忙的让护军将军李威留守长安,保护苟太后和太子苻宏。他要在华阴以东的大山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