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尤其是先锋营的官兵,心里破口大骂,也只能在心里,要是骂出口,侮辱长官,是要掉脑袋的,他们可不傻。
但骂归骂,应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少。他们从幽州搜刮来的那些准备下半辈子逍遥快活的钱财,就这样又被慕容评给搜刮走了。
看着自己营帐当中成堆的金银财帛,慕容评越看越是心冷。
“先锋营是不能留了!”这个想法之前虽然也曾经有过,但那时候他只是准备让这些胆大包天到敢于借用朝廷的名义,对地方世家大族、富户豪强下手的官兵们吃一个教训,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这样做。
可看着才两天就有这么多财物从那些官兵的手里转到了自己的手里,那就可以想像,这些官兵当初从幽州搜刮了更多的钱财。
这些钱财现在被自己收了上来,先锋营的官兵们又怎么会心中没有怨气,这些怨气早晚会被发泄到自己身上。与其等到将来让这些官兵坏事,不如早些送他们去投胎。
范阳王慕容德也在为如何处理自己的这些幽州兵头痛。派回幽州调查实情的亲兵,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了。回到邺城容易,跨越淦口陉来到秦国找自己,没有大军相伴,那可是很容易在半路上就丢了性命的。
跟随慕容评的中军也没有带来片纸的书信,那就说明亲兵还没有回到邺城。可就算没有亲兵的书信,看着那十万幽州兵一个个随身挟带的数个鼓鼓的包裹,他也知道这些官兵在他走后的幽州地面上没少搜刮。
现在他能看到的还是因为虽然跟随大军出征,精简再精简的结果,可以想像得到,他们当初搜刮来的财帛,最少都要用车来装。
长乡侯慕容宇说过,跟随运粮车队到达邺城的车辆,有四分之一是这些官兵用来运输自己搜刮来的财物的。看来一点都没有夸大。
自己的幽州还不知道被这帮王八蛋祸害成什么样子呢!他们虽然拿着那些世家大族书写的自愿为国尽忠毁家纾难的“自愿书”。可从小就跟随父亲征战沙场的慕容德心里很清楚。
当钢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想要什么样的书,都能够写得出来。就看钢刀下的人,将来有没有本事报复回来。要是这帮王八蛋一不做二不休,来个杀人灭口、斩草除根,那自己的幽州,现在可能也剩不下什么了。
这一次要是真把秦国灭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向小皇帝慕容暐要求更换一块封地?
(一百四十四)放开手脚
燕国太师上庸王慕容评封山断水的计策使得郑城郑大梁给燕军制造恐慌的行动很难再进行下去了。
如今进山砍柴,河边取水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并且两种地方都有大量的燕军把守,如果自己这边进行偷袭,燕军就会全力以赴的对自己这边进行搜捕,那样会给自己这边造成人员伤亡,实在有些划不来。
自己的任务大的方向是帮助燕国灭了秦国,秦国雄踞关中,占尽地利,要不是这一次他们自己有内乱,谁想进来都要费些力气。让燕国军队帮着自己主公打头阵,是既定战略。
但是也不能让燕国毫不费力的就灭了秦国,那样对下一步的灭燕就很不利,燕国军队没有伤到根本,自己再灭燕,损伤还是会很大。简单来说,自己此行的目的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灭秦弱燕。
基于此,烧燕军粮草这种可能让燕军伤筋动骨甚至大败亏输的行动就不能做。真要让秦国来了个反败为胜,那可就麻烦了。
之前让秦国的老百姓传话过去,告诉秦国主将王猛利用重金悬赏燕军首级,目的也就是延缓燕军进攻的脚步。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汉武帝当年迁各地豪强于关中守陵,当时的目的虽然是抑制地方的豪强大族,好让中央的各种行政命令能够传达到地方并且能够顺利施行。可另一方面,也把全国所有的好战分子都集中到了关中大地。现在那些豪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们好战的血液依然随同他们的子孙,留在了这关中大地上。
秦军主将王猛所要面对的形势依然很不乐观,但已经比前段时间要好上很多了。对于不知道什么人献上来的这个“重金买首”的计策,王猛不但采纳了,还发扬了。
一贯钱一个燕军首级,三十万燕军一共的花费也不过才三十万贯,九牛一毛之利,就能吓得燕军不敢前进,最少是拖慢了燕军进攻的脚步。同时也让关中百姓全民皆兵。这对王猛来说,惠而不费啊。
王猛现在已经向全国发出了悬赏令,只要是关中的老百姓,都可以拿敌人首级来换取赏金,一颗敌人首级一足贯铜钱,现钱交付,童叟